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竹长”温伟南:用流量让罗定竹蒸笼“飞出”云开大山

来源:时间:2025-04-22 02:38:19

“竹長”溫偉南:用流量讓羅定竹蒸籠“飛出”雲開大山 | 我的竹长“村播”故事⑩_南方+_南方plus

在雲浮羅定市泗綸鎮,一直流傳著“織蒸籠,温伟唔憂窮”的南用俗語。

“對家鄉最深的流量印象就是漫山遍野的羅竹,家家戶戶幾乎都會織竹蒸籠。让罗”溫偉南是定竹大山泗綸鎮的一名“70後”村播,從他記事起,蒸笼就熟知其家鄉位於雲開大山地帶,飞出林木蔥蘢,云开土地肥沃,竹长自古以來盛產羅竹(又名沙羅竹),温伟“竹纖維長、南用韌性好,流量且帶有一股清幽的让罗竹香味,是定竹大山一種上乘環保編織材料,也是我們賴以為生的東西。”溫偉南說。

溫偉南(右一)為別人介紹竹蒸籠產品。

早年,溫偉南像許多同齡人一樣,前往珠三角打工。隨著家中孩子的成長需求以及父母年事漸高,他在2014年時選擇回到家鄉。由於年幼時的耳濡目染,他果斷選擇從事竹蒸籠產業,希望能夠為家鄉支柱產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次,溫偉南也報名參加了廣東省農事運動會鄉村直播大賽。“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好的機會,希望能夠借助這個機會來提升羅定竹蒸籠的知名度,進一步推廣我們的產品。”他告訴記者,此次參賽他將帶著家鄉“明星產品”而來,希望能夠在與其他選手的切磋之間進一步提升自己在直播方麵的能力。

溫偉南親自動手製作竹蒸籠。

據溫偉南介紹,竹蒸籠在80、90年代基本以出口為主,原材料竹子取自當地,其製作工藝精湛,曾經是純手工打造。溫偉南回憶起剛開始做的時候,蒸籠製作非常傳統,所有流程都需要依靠手工來完成,產能低下。

後來,溫偉南憑借自己在外工作積累的經驗,對蒸籠製作流程進行了升級改造。他將原來必須手工製作的蒸籠,優化為半自動化的生產流程。這不僅提高了產品質量,還提升了產能,使得生產更加高效和規範化。

竹蒸籠成品。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溫偉南敏銳地察覺到了新的商機。2021年,意識到網絡銷售的巨大潛力,他開始接觸短視頻和新媒體技術,並積極嚐試在電商領域拓展業務。如今,他不僅擁有自己的網店,還涉足了直播領域。通過直播和短視頻,他將家鄉的竹蒸籠推向了更廣闊的市場。目前,他的線上銷售在整體銷售額中占比達到 70%,已經成為產品銷售的主要渠道。

“我們會聘請一些村民,或兼職,或全職,幫助我們生產蒸籠,也為那些留守婦女和老人提供一些收入,他們大約一天能賺70塊錢。”溫偉南說,目前他的企業已聘用了約80餘位村民,其中約20人為全職,其餘村民則可以將原材料帶回家加工,再由企業統一進行收購。

“村播大有可為。”溫偉南表示,未來自己希望能夠找到更受年輕人喜歡的方式,進一步擴大竹蒸籠產品的影響力。從一個普通的打工者,成長為帶動家鄉發展的新農人,他的故事將與家鄉的羅竹一同繼續“生長”。

掃碼進入“粵農事”小程序,報名賽事。

撰文:張璠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黎祖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