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亩产1209斤!清远清新区晚稻喜获丰收,多地测产数据亮眼

来源:时间:2025-04-22 03:05:19

畝產1209斤!亩产清遠清新區晚稻喜獲豐收,斤清多地測產數據亮眼_南方+_南方plus

又是稻穀飄香時,田疇沃野豐收忙。亮眼

近期,亩产清遠市清新區晚造水稻測產陸續傳來捷報。斤清太和鎮井塘村和五星村分別測得晚稻濕穀畝產1194.18斤、远清1072斤,新区喜获太平鎮樓星村測得晚稻濕穀畝產達1209.15斤,晚稻較去年晚稻平均畝產有大幅提升!

清新區水稻進入收獲期,稻田裏的絲苗米金燦燦一片。受訪者供圖

據清新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清新區嚴守糧食安全底線,把做好糧食生產工作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錨定穩麵積提單產目標,奮力打造絲苗米全產業鏈,進一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美。清新區糧食播種麵積常年保持在38.6萬畝以上,主要種植糧食作物是水稻、玉米,今年晚造水稻播種麵積達17.31萬畝。

位於清新區太和鎮五星村附近的1700畝絲苗米稻田,種植的品種為糧發香絲、南晶香占和華航香銀針。

提升耕地地力,大力開展提單產行動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近年來,清新區把推動撂荒地複耕複種作為實施藏糧於地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代耕代種、集中流轉等方式,讓荒地變良田,良田變糧田,切實提高糧食畝產,提升耕地地力。據了解,清新區農業農村局以改善和提升具備耕作條件的耕地為目標,印發《清遠市清新區2024年耕地耕作條件提升改造項目實施方案》,統籌安排財政資金對目標耕地進行清雜、清表、翻耕、複種等工程進行補助,截至10月12日,全區項目內完成耕地耕作條件提升達3985畝。

山塘鎮恒平村和花崗村的部分土地曾麵臨甘蔗種植退出後無人耕種的困境,區鎮兩級於是齊心協力主動求變,積極引進有實力的企業進行耕作,如今,連片3000畝禾苗被沉甸甸的稻穀壓彎了腰。

“我今年在山塘鎮恒平村和花崗村流轉土地近3000畝,種植的都是優質絲苗米品種。”海德農業科技(清遠市)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先生介紹,他深耕農業行業二十多年,在河源、梅州都有自己的種植基地,今年他選擇在清新拓展種植業務。“因為山塘鎮恒平村和花崗村的這塊土地連片平坦,適合開展機械化耕作,易種易管易收。”他表示,公司計劃在清新區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積極向農產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領域拓展,實現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的全方位協同發展,構建一條完整的農業全產業鏈體係。

三分種,七分管。清新區農業農村局動員全局黨員幹部邁開步子、俯下身子,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業生產,向農戶麵對麵、手把手推廣合理密植、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水稻稻縱卷葉螟綠色防控技術、水稻“三控”施肥技術等先進農業技術,用科學技術助力產量提升。截至今年10月14日,清新區農業農村局黨員幹部深入一線指導水稻生產達1258人次。

又“稻”金秋, 清新晚稻喜獲豐收。受訪者供圖

此外,清新區還大力開展糧油規模種植主體單產提升項目,為2024年晚稻種植麵積在50畝以上且單產達到項目要求的種植主體提供每畝不超過80元的補助,用真招實招支持糧油規模種植主體創新組織方式、集成高產模式、落實增產措施,促進糧油單產水平持續提高。

創新農業生產托管,生產跑出“加速度”

針對農戶種植規模小且生產效率低、勞動力缺失、農產品生產標準化和專業化程度低、個體抗風險能力弱等一係列問題,近年來,清新區積極采取有力措施,通過大力開展綠色高產高效示範項目創建、精心培育農事服務主體等多元化手段,有效推動絲苗米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生產進程,促進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

一粒粒金黃飽滿的稻穀收入“囊”中,不一會就滿倉了。受訪者供圖

正值秋收時節,太和鎮五星村附近的絲苗米稻田上傳來隆隆引擎聲,收割機正在田裏來回穿梭。清遠市奧億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團隊正有條不紊地安排收割工作,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程機械化收割和轉運的效率比人工作業提升50%以上,10台收割機同期作業,預計5天可以完成1700畝收割工作。”

從集中育秧、田塊整理、機械插秧,再到無人機飛防除草及精準施肥、機械收割與高效轉運等各個生產環節,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全麵實現了機械化與智能化的深度融合。這一係列現代化農業技術的應用,確保了水稻穩產高產,讓農業產業化發展跑出“加速度”。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清新在糧食生產工作方麵精耕細作,嚴守糧食安全底線。

當前,清新區正借力絲苗米產業園建設,打造清遠絲苗米全產業鏈現代化“總部”基地,探索構建“育種研發+標準化種植+現代一體化加工+品牌營銷+生態農旅”五位一體的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力爭打造廣東絲苗米行業標杆,助推清遠絲苗米百億產業高質量發展。

撰文:楊智明

來源:南方農村報


編輯 謝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