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羅縣泰美鎮車村供銷農場(以下簡稱“車村供銷農場”)中,成熟的富民苦瓜已完成當季生產。農場負責人程挺興介紹,打造的产接下來農場土地將按照合作訂單全部種植紅蔥。农民
車村在引入供銷合作社以來,业园通過“龍頭企業+基層供銷合作社+村集體+小農戶”的广东方式,盤活撂荒地185畝,省供式2023年村集體年收入達20萬元,销社兴业新模其中分紅約17萬元。探索
目前,由廣東省供銷合作社為責任主體,廣東供銷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運營有限公司為牽頭主體實施創建的廣東省供銷社(博羅)蔬菜產業園,已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現代蔬菜產業體係、生產體係與經營體係,實現產業特色鮮明、要素高度聚集、設施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一二三產業融合,引領廣東地區蔬菜產業加速轉型升級,為推進“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貢獻供銷力量。
車村供銷農場生產基地
廣東省供銷社(博羅)蔬菜產業園
盤活撂荒地
實現訂單化生產
當前蔬菜等農產品價格的不穩定,是影響農戶生產效益的難題之一。
近日,車村供銷農場聯合車村種植100畝紅蔥,泰美鎮樓下村供銷蔬菜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樓下村供銷合作社”)聯合樓下村種植130畝貝貝南瓜。
“紅蔥種植一期的畝效益約8000元,將銷往農貿市場、連鎖商場等。”程挺興介紹,供銷合作社介入以來,已陸續為村集體帶來西生菜、貝貝南瓜等訂單。以車村供銷農場為代表的基層供銷合作社,通過訂單化種植定向回購,為農民的生產效益保障撐起“保護傘”。
“這片綠意盎然的農田,早在2022年以前還是長滿雜草的撂荒地。”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車碧鋒介紹,改造前的車村約有300多畝地處於半撂荒狀態。“種出來的農作物品質不佳,還因為缺乏機耕路,車輛進出和農產品運輸都成問題。”
村集體統計村內集中連片的撂荒地情況,惠州市供銷綠色農產品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惠州綠農公司”)、泰美基層供銷社和車村村集體共同領辦蔬菜“供銷農場”生產合作社,購置配齊水肥一體化、生產工棚、田頭冷庫等農業設施設備。目前,車村已盤活撂荒地185畝,並帶動周邊農戶種植麵積2000多畝,將“小田”變“大田”。
車村的發展是廣東全麵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剪影。目前,廣東省供銷社(博羅)蔬菜產業園已通過惠州綠農公司聯合村集體經濟聯合社、鄉鎮供銷社共同領辦成立10個蔬菜“供銷農場”生產合作社,通過帶動農戶創業就業,促進村集體、農戶可持續增收,真正打造成為“農民的產業園”。
樓下村供銷合作社生產基地
開展社會化服務
打造區域公共品牌
農業社會化服務,通過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的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從而實現農業現代化。
“供銷農場”生產合作社把一家一戶幹不了、幹不好、幹起來不劃算的生產環節集中起來,統一交由服務主體完成。
程挺興介紹,目前,農場生產的育秧、打田、插秧、收割等環節已由惠州市博羅縣供銷博禾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進行專業全程化服務,並結合各個地區的不同情況,由供銷社或村集體牽頭組織勞動力,讓利居間服務費。
據了解,車村供銷農場積極爭取相關項目資金,投入農民專業合作社並形成農機、育苗棚等固定資產,在滿足農場日常生產需求外,對外提供服務社會化服務產生的收益,5%由村集體享有。2023年,增加車村村集體資產性收益4.5萬元。
博羅縣柏塘鎮平安合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惠州市呂氏供銷蔬菜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推廣應用蔬菜“灣區標準”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
社會化服務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裝備、組織形式等現代生產要素有效導入農業,為打造優質農產品品牌夯實基礎。
據了解,由惠州綠農公司帶動訂單化生產的優質農作物,均以“羅浮山”區域公共品牌冠名,通過統一標識、宣傳推廣,提升品牌知名度、影響力。
車村村民在田間勞作
賦能產業鏈
聯農帶農促增收
在車村,不少村民切身感受到,近年來村容村貌改善不少。“原來很多高低不平的田塊,現在變平整了”“新修了不少機耕路,許多撂荒地都通水通電了”。
“我今年60歲了,自己種田收入不太穩定,但在供銷農場工作每天就能有150元收入。”朱招群是車村村供銷農場的勞動工人,如今他耕種有十餘畝田地,空閑之餘也會前往供銷農場工作。
據了解,車村供銷農場推行“本地人服務本地田”策略,雇用合作社社員和當地村民參與供銷農場生產管理。據統計,兩年來供銷農場已帶動當地臨時用工約4500多人次,為村民增收67.5萬元。
以第一產業為基礎,廣東省供銷社(博羅)蔬菜產業園內多家實施主體拓展產業鏈向二產、三產延伸。
廣東供銷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運營有限公司作為牽頭實施主體,積極以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為依托,將農產品種養、精深加工、冷鏈物流、倉儲銷售、檢驗檢疫、政務與金融綜合服務等全產業鏈要素齊聚園區,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成效明顯,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集群初具規模。
惠州市廚鮮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等基地園區企業每天加工的蔬菜主要采購於楊村鎮、湖鎮鎮、公莊鎮及泰美鎮的農產品集散交易市場,達產後每天預計采購18噸以上蔬菜,每年帶動220戶以上農戶種植生產,每年戶均收益10萬元以上。通過縮減農產品中間流通環節,為農戶增加10%以上收益。
廣東天榕冷鏈物流有限公司通過建設田頭冷庫、購置田頭冷鏈配送車,加強田頭冷鏈的服務能力,實現聯農帶農。依托田頭冷鏈配送服務,減低農產品損耗10%以上,擴大銷售半徑,提高流通效率,降低農產品運輸過程的損耗,提升農產品品質和價值,並拉動上下遊產業發展,創造就業崗位100人。
近年來,廣東省供銷社充分發揮係統網絡優勢及社有企業全資源要素優勢,聚焦村集體經濟發展和中小農戶農業生產多方麵需求,全力打造供銷農場,推動集體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據了解,今年截至11月,園區投產運營企業實現匯總產值約37億元,農產品加工流通服務量超23萬噸。預計到年底完成園區匯總產值超40億元。
樓下村供銷合作社蔬菜大棚
撰文:陳迎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