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社全橙黃橘綠時。11月16日,链服量丹霞貢柑主產區仁化縣一聲令下,開啟了今年丹霞貢柑緊鑼密鼓地采收。就在前一天,仁化貢柑全程社會化服務項目啟動儀式在周田鎮廣東供銷天業(仁化)冷鏈物流園舉行,成為今年丹霞貢柑產業發展中的專業力量。
貢柑又名皇帝柑,每年秋天,柑橘陸續上市,其中,清甜香蜜的丹霞貢柑尤為消費者喜愛。仁化縣是“貢柑之鄉”,地處丹霞盆地,產出的貢柑高糖低酸、色澤金黃、肉脆化渣,因此丹霞貢柑也是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數據顯示,仁化貢柑的種植麵積超10萬畝,總產量32萬噸,總產值約18億元。
丹霞盆地以紅砂岩壤土為主,有機質含量達到2%-3%,是貢柑生長的天然營養庫,也為丹霞貢柑賦予了獨特的風味。以供銷係統為代表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力量,則為貢柑每個環節的生長提供科學指導,形成“先天+後天”的優勢。
走在農業一線的供銷社團隊,不僅提供貢柑生長管理所需的社會化服務,同時也解決了采果後的保存、銷售等問題,是貢柑從田頭到餐桌的堅實保障。韶關市供銷社企業集團公司(下稱“韶關供銷係統”)負責人張煒坤介紹,農資農技網、冷鏈骨幹網、直供配送網是供銷係統服務的“三張網”,其中,韶關供銷係統目前主要提供采摘、分揀、運輸服務,並依托自有平台和銷售渠道解決了涵蓋仁化、始興、南雄等區域貢柑的銷路問題,預計今年銷售增量能達到100萬斤。
同時,丹霞貢柑也正在通過“粵供優選”電商平台向外拓展銷售渠道,至此,一個涵蓋線上線下,覆蓋全省、輻射全國的銷售網絡逐漸清晰。“農戶把果交給我們後就不用管了,接下來由我們全權負責。”張煒坤說。
眼下正是貢柑豐產期,采摘後的鮮果要進行分級等預處理才能進行銷售。在廣東供銷天業(仁化)冷鏈物流園的貢柑分選中心,一條日處理達到40噸的分選線正在運轉,“分選線不僅可以選擇貢柑大小,還能選擇外觀。”分選中心采用先進的分選技術,提升貢柑的質量標準,提高貢柑的分選、包裝及物流效率。
田頭冷鮮技術和冷鏈骨幹網保障了貢柑到餐桌的品質如一。今年,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濟南果品研究院聯合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製定了《皇帝柑錯峰貯藏保鮮實施方案》和《皇帝柑加工方案》,前者將保鮮期10-20天延長到40-50天,大大延長了貢柑的市場供應時間,後者作為貢柑的深加工指南,延長了產業鏈條,助力產業全鏈條、多層次發展,一顆小小貢柑成為當地農民發家致富的“搖錢樹”“金果果”。
“目前分選中心可服務的果品主要以貢柑為主,我們也正在謀劃服務沃柑、砂糖橘、檸檬等多個柑橘品類。”張煒坤介紹,隨著農資農技網隊伍的不斷完善,現在“三張網”正逐步鋪設覆蓋全域,成為貢柑產業迅速發展的保障。
撰文:王誌敏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