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微萃取技術(SPME)屬於非揮發性溶劑型選擇性萃取的热加方法,其根據相似相容原理,工肉利用具有不同塗層的制品中多萃取頭,對樣品中的环芳目標分析物進行萃取,能夠實現集提取、检测技术进展富集、研究淨化、热加進樣為一體的工肉全過程。MA等將共價有機骨架材料TpBD固定在不鏽鋼線上為固相微萃取纖維用於SPME,制品中多並用GC-MS法檢測烤肉中16種PAHs,环芳結果顯示檢測限為0.02~1.66ng/L,检测技术进展定量限為0.07~5.52ng/L,研究回收率為85.1%~102.8%。热加康迪等采用新型活性炭纖維(ACF)作為固相微萃取(SPME)的工肉萃取纖維與氣相色譜-質譜(GC/MS)聯用檢測烤肉中的PAHs。結果表明,制品中多16種PAHs的線性範圍為1~1000μg/L,檢測限在0.1~50μg/kg之間。SPME技術效率高且無需使用有機溶劑,同時可與儀器直接聯用,因此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目前大多數萃取塗層材料價格昂貴,且選擇性較差,開發高選擇性、高穩定性的塗層材料對SPME技術發展尤為關鍵。
凝膠滲透色譜法(GPC)主要是通過化學性質相似但分子體積不同而進行分離,即大分子物質先流出,小分子後流出,可去除大分子物質。且對於分子體積相差較大的物質分離效果較好。LUCIA等通過ASE提取,GPC純化,GC-MS檢測技術對藍貽貝、鮭魚魚片、魚油和魚飼料中24種PAHs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結果顯示,小分子苊(Ace)、芴(Fl)、芘(Py)和苯並(a)蒽(BaA)的定量受到了限製,苯並(a)芘(BaP)的檢出限和定量限分別為1.7pg/g和0.44pg/g。該方法可用於海洋基質中石油類化合物的定性鑒別。於徊萍等利用GPC淨化,GC-MS分析食用油脂中16中PAHs,回收率在80.6%~106.7%之間,檢測限為0.11~1.1μg/kg。
QuEChERS是快速(Quick)、簡便(Easy)、廉價(Cheap)、有效(Effective)、可靠(Rugged)及安全(Safe)的樣品前處理技術的縮寫,樣品經過溶劑提取後,通過加入吸附劑與樣品中幹擾物結合,從而達到淨化目的。ODUNTAN等采用優化後的QuEChERS前處理方法,使用HPLC-熒光定量分析了鯉魚肌肉中的5種低分子量PAHs,萘(Nap)、苊(Ace)、菲(Phe)、芴(Flu)和芘(Pyr)。與索氏提取法相比較,提取PAHs的濃度相當,鯽魚中PAHs的含量,芴的最小濃度為0.8μg/kg,苊的最大濃度為739μg/kg。DUEDAHL等建立並驗證了QuEChERS法作為一種新的快速簡便的PAHs篩選方法,並用於苯並(a)蒽(BaA)、䓛(Chr)、苯並(b)熒蒽(BbF)和苯並(a)芘(BaP)4種PAHs的定量分析(GC-QTOF-MS),4種PAHs化合物的定量限在0.14~0.24μg/kg(魚類)和0.12~0.24μg/kg(生大麥)之間。總回收率為88%~117%,重複性和內部重現性為2.6%~16%。該方法可作為評價熏魚的快速篩選方法。QuEChERS因其高效便捷、綠色安全,在批量樣品處理和檢測中具有很大優勢而得到廣泛的使用,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自動化水平的提高,QuEChERS在肉製品等食品中PAHs的前處理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不同的前處理方法,優缺點不一,同時對PAHs提取效率和分析檢測結果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不同前處理方法的優缺點比較見表2。針對不同樣品特性,選擇最適合的樣品前處理方法,可以提高提取效率,從而保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PAHs的檢測分析方法較多,主要涉及高效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毛細管電泳法、酶聯免疫法、表麵增強拉曼光譜技術等。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是我國食品安全部門關於對食品中PAHs的測定規定GB5009.265—2016當中第一種方法。王春蕾等通過在線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譜-紫外/熒光(Online-SPE/HPLC-UV/FLD)檢測方法,對熏烤魚和熏烤肉製品中15種PAHs進行檢測,結果表明,標曲線性良好,熏烤魚的回收率為67.4%~107.2%,熏烤肉製品的回收率為71.8%~110.5%。KHOSROWSHAHI等利用一種由向日葵莖和石墨化氮化碳納米片組成的綠色生物複合材料為固相萃取吸附劑,采用高效液相色譜結合紫外檢測,最佳條件下5種PAHs的檢測限和定量限分別可達0.4~32ng/g和1.2~95ng/g。另外,該方法也可應用於烤肉等PAHs的測定。HPLC檢測存在分析時間長、基線易漂移等缺陷,今後發展關鍵在於提高其檢測效率和結果準確性。
氣相色譜-質譜法(GC-MS)是國家標準第二法,具有高分辨性和高靈敏度的特點,廣泛應用於PAHs檢測分析中。劉笑笑等比較中性氧化鋁柱、HLB小柱、分子印跡技術、GPC凝膠色譜淨化技術、QuEChERS法5種不同萃取淨化法結合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檢測烤肉中14種PAHs含量的效果,結果表明,分子印跡柱穩定性更好,成本更低,更適用於烤肉中14種PAHs殘留的檢測,分子印跡柱和GPC方法在烤肉製品中平均回收率為80%~100%。周華等建立了一種快速、高效、準確的SPE聯合GC-MS,測定煙熏、烘烤食品中16種PAHs,檢出限0.03~0.10μg/kg,定量限0.10~0.30μg/kg。WICKRAMA等采用高分辨率GC-MS測定了三種金槍魚組織中鹵代多環芳烴的含量,這是第一次在生物樣品中發現大量的鹵代多環芳烴,HPAHs可能對食用金槍魚的人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GC-MS是目前分析複雜組分最有效的檢測方法之一。是目前最常用的檢測易揮發和半揮發性有機物的方法,可同時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毛細管電泳法(CE)是一類以毛細管為分離通道、以高壓直流電場為驅動力的新型液相分離分析技術,主要依據樣品中各組分之間淌度和分配行為的差異來實現分離。CE是色譜和電泳相結合的分離分析技術。潘紅等建立了三種CE分析烤肉中PAHs,實驗表明,膠束電動色譜-場放大樣品堆積法(MEKC-FASS)檢出限較低,能夠應用於烤肉中多種痕量PAHs的快速富集和檢測。FEREY等優化了環糊精修飾的毛細管區帶電泳分離方法,首次在CE中實現所有19種PAHs的完全分離,分析時間小於18min;優化後的CE可用於植物油等複雜基質的樣品中PAHs的檢測分析。
酶聯免疫分析法(ELISA)主要是利用樣品中抗原與抗體的可逆性結合這一特性,通過調控反應過程實現檢測目的。KNOPP等研究了ELISA直接測定樣品PAHs的結果可行性,並在精確度和結果可靠性方麵與HPLC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ELISA的選擇性和靈敏度要顯著優於HPLC,極大程度縮短了測定時間。BARCELO等采用ELISA測定水中的PAHs,回收率為70%~95%。ELISA基於的原理是抗體的特異性,一般隻適用於單一PAHs的檢測,開發具有相對普適性,提高檢測通量是ELISA技術發展的關鍵。
隨著納米技術和表征技術的發展,以拉曼光譜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表麵增強拉曼光譜(SERS)以超高的靈敏度在分析檢測領域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肖旺等利用硫醇修飾的銀納米點陣列作為SERS活性基底,SERS結合分子印跡技術快速檢測食用油中的苯並(a)芘,檢測限達5.0ng/mL,回收率在93%~100%之間。王炬勇等以銀納米粒子為SERS基底,結合液液萃取(LLE)與流動注射分析(FIA)技術,發展了LLE-SERS與FIA-SERS兩種檢測方法,最終研發了一套船載式PAHs檢測儀,為PAHs的現場檢測提供了新的技術。
食品種類多樣,組成成分以及加工工藝的不同都可能會增加PAHs的檢測難度。因此,在實際檢測過程中應當根據檢測需要,結合檢測方法的技術特點及待檢樣本的特性進行選擇。不同檢測方法的優缺點比較情況見表3。
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學科、多領域的新技術逐漸應用於PAHs檢測分析,如何在國際上建立並統一高效、快速、可靠的PAHs在線分析檢測技術是目前亟需研究和完成的熱點。PAHs檢測技術發展方向主要涉及簡化樣品前處理以及改進儀器,提高檢測效率和準確度。近年來,樣品前處理技術發展迅速,其核心在於萃取材料的製備與選擇,新型的吸附材料如磁納米粒子、分子印跡聚合物、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碳納米管等受到極大關注。選擇性高、穩定性好的吸附材料對前處理具有決定性作用。
中國是肉類生產和消費大國,人們對安全健康食品的追求逐年上升,食品安全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聯合多種先進新技術,構建在線富集、淨化、檢測等一體化分析技術,實現PAHs檢測分析的高靈敏度、高通量、便攜化、智能化是未來技術發展的關鍵。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雲南漁業科學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溶劑,氧化鋁柱,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