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韶關市始興縣隘子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题培邀請下,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及廣東省農業科學院韶關分院的构建專家團隊前往該鎮開展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種類及優缺點介紹,重點進行羅氏沼蝦與水稻綜合技術專題培訓。联系
本次培訓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协作训推動韶關市始興縣隘子鎮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平台科技支撐“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韶关市开术专培訓吸引了開展稻蝦、稻鴨或稻魚等綜合種養模式的相關人員50餘人參加。
綜合種養模式培訓
稻蝦綜合種養模式是以種植水稻為核心,在糧食穩產的前提下,將羅氏沼蝦養殖與水稻種植結合起來,讓物質有效循環利用,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具有資源互補和生態效益最大化、減少農藥和化肥使用、提高農產品品質、提高單位麵積經濟效益等優勢,能夠保護和修複農田生態係統、促進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以及增加高蛋白水產品產量的新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對提高種糧積極性,促進農民增收和發展鄉村產業具有重要意義,是促進撂荒地複耕複種的有效途徑之一。
培訓會上,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王國霞詳細講解了羅氏沼蝦養殖與水稻種植的關鍵技術要點,包括羅氏沼蝦的生物學特點及養殖現狀、稻田改造要求、苗種及規格選擇、羅氏沼蝦投喂管理、水質調控、鋪蝦及運輸等內容;對稻蝦共生模式的綜合效益進行詳細的分析,並分享了稻蝦共生的成功案例,激發了村民們發展稻蝦綜合種養的熱情,同時答疑,尤其提醒要注意是在沒有掌握技術的情況下不能盲目幹,避免損失,嚐試成功後逐步擴大規模。
現場開展技術指導。
培訓後,專家們還前往隘子鎮風度村的“蝦稻共生”產業項目現場,針對該村2024年在實際養殖生產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現場指導和座談答疑解惑。廣東省農業科學院韶關分院主任鍾榮輝表示,後續會加強與鄉村振興駐風度村的聯係,並與該村第一書記張熙寶達成共識,擬建立聯係協作平台,方便專家線上解答日常養殖遇到的技術難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風度村鄉村振興。
通訊員:張熙寶 鍾榮輝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