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豪赌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亿欧元人“人工智能行動峰會”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工智計劃:啟動“投資AI”(InvestAI)倡議,擬調動2000億歐元用於AI領域的欧扭转投資。這一計劃包括設立一項新的竞局面200億歐元的歐洲基金,專門用於建設AI超級工廠,赛中以訓練高度複雜的豪赌大規模AI模型。
“AI將改善我們的亿欧元人醫療保健,推動我們的工智研究與創新,並提升我們的欧扭转競爭力。我們希望AI成為促進社會福祉和經濟增長的竞局面力量。”馮德萊恩在峰會上表示,赛中“我們希望歐洲成為AI領先的豪赌大陸之一,這意味著擁抱一種AI無處不在的亿欧元人生活方式。”
基金支持,工智建設AI超級工廠
根據馮德萊恩在峰會上的說法,這筆資金中的1500億歐元來自投資者和工業界,在這一基礎上,歐盟將追加500億歐元資金。
歐盟官網披露,“投資AI”倡議基金將為歐盟境內的4座AI超級工廠注入強勁動力。這些即將拔地而起的超級工廠,將專注於訓練最複雜、規模最龐大的AI模型,成為下一代AI技術的“孵化器”。這些前沿模型需要依托海量計算基礎設施,才能在醫學、科學等關鍵領域實現突破性進展。據悉,這些超級工廠將配備約10萬個最新一代AI芯片,數量是目前在建AI工廠的4倍之多,堪稱歐洲AI領域的“超級引擎”。
這些超級工廠旨在建立“全球最大的、可信的AI公私合作夥伴關係”。它們將服務於歐洲的合作開放創新模式,重點聚焦複雜的工業和關鍵任務應用。其核心目標是讓每一家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能獲得強大的計算能力,共同構建AI驅動的未來。
去年12月,歐盟宣布了首批7家AI工廠,並將很快宣布接下來的5家。
然而,歐洲國際經濟學智庫布魯蓋爾研究所網站去年10月曾指出,歐盟的重點是擴大現有的超級計算機網絡,增加AI硬件和計算基礎設施。但這種計算基礎設施並不適用於AI建模,趕上世界領先的大型AI計算中心的成本,已超出了歐盟預算。
投資加碼,旨在縮小技術差距
目前,歐盟在AI,尤其是生成式AI領域的發展現狀呈現出複雜且多維的麵貌。盡管歐盟在AI基礎研究和政策製定方麵展現出強大的“軟實力”,但在生成式AI的商業化應用和市場推廣上,卻不得不麵對“起跑線落後”的尷尬局麵。
歐盟是全球最早推出全麵AI法規的主要經濟體之一,並於去年正式實施了《AI法案》。不過,美國副總統萬斯12日在峰會上發言,抨擊歐盟對AI的監管方式過於嚴苛,稱其為“威權主義審查”,並表示“對AI行業的過度監管可能會扼殺這一變革性產業”。
根據斯坦福大學發布的《2024年人工智能指數報告》,歐洲在大型語言模型(LLM)方麵的投資和卓越模型數量上,均顯著落後於中美。被該大學評為“卓越”的101個AI模型中,隻有25個誕生於歐洲。此外,歐洲生成式AI初創企業的風險投資資金也遠低於美國,僅為美國的1/8。
美國《華爾街日報》則直言不諱地指出,歐盟啟動“投資AI”倡議,旨在幫助歐盟追趕中國和美國在先進AI基礎設施開發領域的領先地位,並推動類似ChatGPT和DeepSeek等熱門聊天機器人模型的開發。西班牙《先鋒報》網站2日報道也指出,歐洲在生成式AI的賽道上,已被中美甩在身後。
協同努力,重新定義自身角色
“德國之聲”網站在10日的報道中援引了德國物理學家、瑞士籍AI專家阿克塞爾·諾伊曼的觀點,稱歐洲需要推動合乎倫理且可持續的AI模型,並研究它們對創新、透明度和信任的影響。
諾伊曼認為,歐洲需要打造屬於自己的AI生態係統。首先要“讓歐洲的企業和機構看到,共同投資並共同享受開源的益處是明智之舉”。歐洲必須“自主”地托管和處理數據,而這必須通過“將投資從加深依賴轉向賦能”來實現。
他補充說,未來,歐洲人不能再僅僅“追隨他人並支付許可費”。歐洲必須協同努力,開發一種協作式的開源產品。為此,當務之急是開始構建基礎設施。
馮德萊恩在峰會演講中表示,她並不同意歐洲在AI競賽中已經落後於美國和中國的看法。她認為,“AI的競賽遠未結束。我們才剛剛起步,技術前沿在不斷變化,全球領導地位仍然懸而未決”。
如今,啟動“投資AI”倡議標誌著歐盟在努力扭轉局麵,全力躋身全球AI競賽舞台的核心。歐盟試圖以大規模資金投入和戰略布局,重新定義自己在全球AI版圖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