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也想不到,我居然可以去北京表演了!圆梦”來自梅州市五華縣龍村鎮的飞一名小朋友興奮地說道。
7月29日,梅州23名客家山村娃一齊從龍村鎮中心小學出發,山村跨越千裏來到了首都北京,娃出舞台與120餘名來自吉林、大山江西、圆梦湖南、飞四川、梅州甘肅和寧夏等七個省區的山村新農村少兒舞蹈隊員匯聚於國家級專業舞台,共同參加由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國文聯文藝誌願服務中心聯合主辦的“我們在一起——強基工程|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匯報展演活動,展現了“廣東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推進的實施成果。
7月29日,23名客家山村娃一齊從龍村鎮中心小學出發,跨越千裏來到首都北京,登上國家級舞台表演。
表演現場,和著特色鮮明、鏗鏘有力的鼓點音樂,龍村鎮中心小學的學生演繹了具有廣東特色、嶺南風格的少兒舞蹈作品《我的南獅夢》,一群既靈活應變又憨態可掬的貓獅在舞台上旋轉、跳躍,舞武交融,意趣橫生。在節目的最後,貓獅在紅色條凳上舉著獅頭,與隊友們一起定格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醒獅”畫麵。這幅充滿活力的畫麵感染了在場觀眾,贏得了滿堂喝彩,盡顯廣東“醒獅少年”為夢想奮勇向前、不懈奮鬥的精神風貌。
舞蹈作品《我的南獅夢》盡顯廣東“醒獅少年”為夢想奮勇向前、不懈奮鬥的精神風貌。
《我的南獅夢》由佛山市三水區文化館創作,是三水非遺項目“貓獅”的文化傳承創意作品。表演團隊的成員都是小學生,其中最小的就讀二年級。他們都是第一次出省進京,登上國家級表演舞台,這得益於廣東省文聯、省舞蹈家協會2022年在省文聯牽頭對口幫扶的梅州市五華縣龍村鎮實施的“鄉村振興 舞蹈助力——廣東省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
據了解,2022年8月,省舞蹈家協會在龍村鎮第一小學和金龍、潭溪、水南、新豔村等5所鎮級以下、藝術資源稀缺的農村小學捐建了5間“廣東省新農村少兒舞蹈教室”,通過就近招募舞蹈誌願者每周在每所小學開展不少於2學時的舞蹈公益教學、選送鄉鎮舞蹈文藝“兩新”人才到外培訓、邀請知名少兒舞蹈編導到校點對點輔導、開展課間健身操培訓、搭建各級展演平台等“送”“種”文化並舉的方式,讓千餘名舞蹈零基礎的鄉村少兒獲益,進一步縮小了城鄉少兒藝術素質教育差距,並為當地鄉村文化建設培養儲備專業人才。
表演團隊正在練習舞蹈。
來自龍村鎮的舞蹈誌願者老師廖彩靈說:“作為一名藝術專業的畢業生,回到家鄉成為鄉鎮舞蹈老師,我已堅守了8年。近兩年參與省舞蹈家協會的舞蹈誌願服務讓自己和鄉村的孩子共同成長進步,‘藝術’和‘大舞台’對當地的孩子而言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更讓基層文藝‘兩新’感受到組織的溫暖,看到了在農村堅守藝術教育的希望。”
“將舞蹈美育融入鄉村孩子們的生活,使之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通過舞蹈培養他們以藝術的視角審視世界,讓舞蹈成為他們抒發情感並與世界對話的獨特理念。”中國舞蹈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分黨組書記羅斌在表演前說道。新農村少兒舞蹈教室落地龍村鎮並持續深入實施鄉村舞蹈公益培訓,是省文聯、省舞協與鄉村振興駐龍村鎮工作隊協同配合,積極發揮文藝單位文化資源和組織優勢,以文化藝術賦能鄉村,用美育潤化鄉村,為鄉村文化繁榮注入“活水”,摸索推動鄉村全麵振興有效路徑的一項具體實踐舉措。
在這兩年時間裏,從梅州山村到省城廣州,再到祖國首都北京,這群客家孩子懷揣著綠水青山間的“舞蹈夢想”,“跳”出山衝,一步一級,踏上了省級大舞台,如今又“飛”出大山,跨越千裏,登上國家級的大舞台,用廣東特色原創少兒舞蹈《我的南獅夢》,展示出了廣東新農村少兒美育風采。正如羅斌所說,“讓我們攜手並進,繼續為農村的孩子們搭建起堅實的通往藝術殿堂的橋梁,讓孩子們在舞蹈的世界收獲最純真的快樂,綻放最耀眼的光芒。”
撰文:陳諾
通訊員:王宏芳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