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慧具送福來,系列形机秀绝智啟湖北新篇章,款人祝湖北人民新春大吉,器人萬事如意。系列形机秀绝”2月5日,款人蛇年第一個工作日,器人在湖北省武漢市洪山禮堂南廣場上,系列形机秀绝“荊楚”“神農”“勞動者”“天問”“楚寶”等楚才係列10款人形機器人同台亮相,款人各展絕活,器人現場送祝福。系列形机秀绝
楚才係列人形機器人由華中科技大學丁漢院士團隊、款人陳學東院士團隊,器人武漢大學劉勝院士團隊,系列形机秀绝以及武漢光穀華匯科技有限公司黃強教授團隊研發。款人它們或手握啞鈴展示力量,器人或麵對外部推搡依然穩步行走,或主動伸手與嘉賓握手,或被推倒後能迅速站起……精彩的表現,展示出湖北人形機器人研發最新成果,為蛇年新春增添了一抹亮麗科技色彩。
“勞動者”機器人有著1.8米的“大個子”和95公斤的“強壯身板”,行動起來十分靈活,能自如直走、轉向和後退。“‘勞動者’是目前國內最高大、最強壯的人形機器人,不僅擁有國際領先的負重能力和動態控製能力,還配備‘智慧大腦’,能與人進行互動。”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學東介紹。
丁漢院士團隊研製的“荊楚”機器人下肢采用行星滾柱絲杠驅動,具有低能耗、長續航優勢。它還搭載華中科技大學自研的具有20個自由度的仿生類人頭部,擁有高靈敏度電子皮膚,能實現視、聽、觸等多模態融合感知和表情交互。通過3D麵部掃描和麵部建模技術,“荊楚”機器人還能定製形象,高度模仿人類相貌。
“我是土生土長的‘湖北人’。”劉勝院士團隊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天問”向場邊觀眾揮手致意,並進行自我介紹。“天問”的靈巧手自由度高達7個,能如人手般單手抓握一隻蘋果,是國際上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剛柔耦合靈巧手。靈巧手是人形機器人最能體現技術複雜度的核心零部件,目前“天問”靈巧手正在小批量量產。
2024年3月,湖北省出台人形機器人突破工程相關文件,4月正式啟動人形機器人整機和零部件突破工程,確定“科研人員+工程師”大團隊攻關、工程化推進的研發模式。湖北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方麵持續推進人形機器人技術攻關、同步產業化、生態培育等工作,推動人形機器人7個月實現“從0到1”的跨越,形成了時間短、見效快的研發經驗。
湖北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人形機器人是科技競爭的新高地,未來產業的新賽道,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湖北將依托自身科研力量和產業基礎,以“用”為導向,聚焦智能製造、智慧醫療、智慧物流等領域,全力拓展應用場景,推動楚才係列人形機器人在發展中應用、在應用中發展,打造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