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龍江,精益成立74年的数智生哈爾濱軸承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軸”)是響當當的國企,在國內軸承領域屬於“老資格”,化哈曾樹立起一座座裏程碑。轴涅不過,槃重伴隨著產業轉型升級,创新哈軸的密码前行之路一度步履維艱。直至4年前,精益一場以精益數智化為引領的数智生改革拉開帷幕,為這座老廠激發了新動能、化哈注入了新希望。轴涅
2024年12月30日,槃重科技日報記者走進位於哈爾濱新區利民開發區的创新哈軸新廠區,在這片占地23萬平方米的密码現代化工廠裏,找尋讓哈軸涅槃重生的精益創新密碼。
數智助力效率提升
步入生產車間,全自動上料係統、AGV自動化導引車等高科技設備,正忙碌而精準地執行著各項任務。“原來我們一天上料的零件有1萬多個,大家不得不在產線上來回跑,一天下來累得滿頭大汗不說,效率還特別低。”在哈軸工作了數十年的老員工李漢偉告訴記者,在機器人的幫助下,曾經一條產線需要3人,現在一個人就可以負責3條產線,工作效率明顯提升。
不僅如此,在機器人的幫助下,工人們實現了三班倒。以前受限於生產效率,兩班倒都是難以想象的事。“如今,生產線實現了24小時不停作業,重活累活都是機器人幹。”李漢偉說,體力活少了,工人們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產品質量和安全生產上。
從庫房管理到取料備件,再到物流配送、生產加工、質量檢測,軸承生產全過程均實現了智能化運行。
在車間的一側,幾名員工正在調試一台自主研發的軸承檢測機器人。“軸承是很精密的產品,頭發絲般粗細的偏差都可能會影響軸承轉動。此前,國內未研發出對軸承進行100%檢測的設備。”哈軸精益數智轉型項目部部長齊寧介紹,為此,公司組建攻關團隊,圍繞這一產業痛點開展研究,僅用時兩個月就製作出了樣品。
齊寧說,目前團隊共8人,有大學應屆畢業生,也有來自生產線的骨幹。團隊以幫助公司降本增效為目標,不斷疏通生產線上的堵點。
科技賦能產業升級
近年來,哈軸不斷增加研發投入,打造了一批“上天入海”的新產品。麵向低空經濟領域,哈軸為世界最大貨運無人機鍛造的配套產品,已交付安裝;麵向海洋領域,哈軸為海上風電項目研發的發電機軸承以及磁懸浮轉子保護軸承,均進入成熟配套期。
隨著高端裝備的持續迭代,哈軸不斷進行技術升級,優化產品結構。哈軸技術中心處長李滿昌介紹:“我們在軸承設計、工藝及材料的選擇上走多樣化路線,結合不同的工況和適用條件,為客戶進行定製化的設計開發,可與主機客戶進行協同設計,並幫助客戶進行工程理論驗證。”為讓軸承性能更佳,哈軸還會針對軸承材料特性,開發相應的熱處理工藝以及表麵處理工藝。
“對金屬材料來說,組織均勻性和細化程度是鍛造過程中重點考量的指標。”李滿昌說,傳統軸承鍛造已無法滿足高性能材料的精細化需求,為此,哈軸自主研發了水冷細化鍛造技術,以冷水代替風吹,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宏觀性能,鍛造能力邁入了國際先進行列。
精益數智化轉型,讓哈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了扭虧為盈。哈軸總經理吳明德透露,2024年,哈軸月均銷量從年初的318萬套增長至年末的740萬套,月均銷售收入從1944萬元增加到8288萬元——一個老牌企業的發展新篇章悄然展開。
哈軸的數智化蛻變,是國內軸承產業發展的生動注腳。國內軸承企業正積極引入數字化技術和設備,構建數字化平台,推動數字化流程,並加強人才培養和模式創新,以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軸承行業產品開發能力顯著提升,已能生產多種規格軸承,在國際市場的性價比優勢與競爭力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