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聚焦2025中央一號文件”係列報道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仍將“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放在首位,向利效提出深入推進糧油作物大麵積單產提升行動、益补扶持畜牧業穩定發展等九個方麵重點工作。望落
在糧食安全問題上,钟钰制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有何新提法?粮食將會帶來哪些新變化?南方農村報特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糧食安全與發展政策創新團隊首席鍾鈺進行解讀。产销偿机
向“前”突破 ▶▷
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製進入實踐階段
在“健全糧食生產支持政策體係”方麵,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际横啟動實施中央統籌下的向利效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做好資金籌集和分配。益补
關於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製,我國已經曆了20多年的探索,如今“啟動實施”的提法標誌著這項機製進入實踐階段。鍾鈺表示:“從‘探索建立’到‘啟動實施’,體現出中央推進此項工作的決心和力度,由‘中央統籌’有望推動補償機製快速落地見效。”
鍾鈺認為,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製的內涵是保障主產區在糧食生產中的貢獻得到合理回報,實現各方利益的平衡。而關鍵就是要把握補償的平衡度,平衡度標準的製定應該是雙方都能承受也可接受的,這就需要發揮中央統籌的作用,通過科學合理的利益調配,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益的合理分配,為國家糧食安全築牢堅實屏障。
在探索產銷區多渠道利益補償辦法方麵,目前,已有不少地區采取產銷合作的方式,如作為糧食主銷區的廣東與湖南、吉林、黑龍江、湖北等多個糧食主產區簽訂了產銷合作協議。著重從省際間糧食供需信息共享、糧油購銷合作、訂單農業、儲備協同運作等方麵加強合作,以經濟利益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探索建立多形式、深層次、長期穩定的糧食產銷合作關係。
鍾鈺指出,產銷合作是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製的一種表現方式,橫向補償是多領域、多方位、多層次的合作,不僅包括糧食,還涵蓋生態等方麵,區域間有組織的人才流動帶來的先進理念和宏觀視野,也是一種形式的補償。
向“新”拓展 ▶▷
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保障糧食安全
今年,“農業新質生產力”首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如何利用新質生產力賦能糧食安全,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和糧食安全保障的良性互動,對持續增強糧食供給保障能力有重要意義。
鍾鈺表示,農業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一方麵是技術上的創新,如研發抗災能力強增產穩產的良種等,用科技支撐糧食生產提質升級;另一方麵是要將原有技術以新的組合方式搭配,提升農業要素優化組合而形成的配置效率,發揮更大技術力量,從而提升產能、增強穩產的確定性和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此外,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也是應對激烈國際競爭的著力點。鍾鈺認為,農產品貿易合作在我國供給體係中作用顯著,當前我國農業深度融入國際市場,進口已成為我國農產品供給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農產品進口在滿足供需缺口、調劑產品餘缺方麵發揮了很大作用,但也需防止過度進口衝擊國內供求關係和農民收益。
而在當前國際形勢下,提升我國糧食供給保障能力,關鍵就在於提升產能,在穩定種植麵積的基礎上主攻提升單產,就需要依靠科技創新賦能、裝備力量驅動和設施建設築基來實現。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李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