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V是衡量油脂氧化初期氧化程度的指標,表1和表2為不同IPL處理後在貯藏期間豬油和大豆油POV值的强光變化,結果表明,对油定性的影IPL會促進豬油及大豆油過氧化物的脂氧形成,並隨著脈衝時間的化稳延長或脈衝距離的減小,POV值逐漸增大。脉冲脈衝距離7.5cm時,强光豬油IPL處理後及貯藏期間,对油定性的影POV值均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脂氧而大豆油IPL處理後POV值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化稳但在隨後的脉冲貯藏期間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表3是强光IPL處理後豬油和大豆油在儲藏期間POV值的動力學分析,隨著脈衝時間的对油定性的影延長和脈衝距離的縮短,(1/2)k[RH0]值增大,脂氧(1/2)[RH0]為定值,化稳即速率常k呈增大趨勢,表明IPL的能量越大,油脂氧化的程度越深。由表1~表3可知,相同處理條件下,豬油較大豆油易氧化,其POV值均高於大豆油,且其速率常數k大於大豆油。
IPL處理會促使羰基化合物的形成,不同IPL處理後在貯藏期間豬油和大豆油CGV值的變化如表4和表5所示。隨著脈衝時間的延長和脈衝距離的縮短,豬油和大豆油CGV值逐漸增大,貯藏期間均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且在貯藏的中後期,豬油和大豆油CGV值增加更多。7.5cm下脈衝處理20s,貯藏2d後豬油CGV值為8.12meq/kg,大豆油CGV值為9.93meq/kg,此時對照組豬油和大豆油CGV值分別為4.38meq/kg和6.51meq/kg,IPL處理過的豬油貯藏至6d時CGV值與大豆油貯藏至5d時相當,分別為48.53,47.87meq/kg,相對應的對照組豬油和大豆油CGV值分別為35.61,34.16meq/kg。表6是IPL處理後豬油和大豆油在儲藏期間CGV值的動力學分析,結果表明,隨脈衝時間的延長和脈衝距離的縮短,豬油和大豆油的速率常數k均逐漸增大,進一步表明IPL處理可促進豬油和大豆油的氧化,降低其貯藏穩定性。當脈衝能量偏低時(7.5cm下處理5,10s以及10cm下處理5,10,15s),豬油k值大於大豆油,而脈衝能量較高時(7.5cm下處理15,20s以及10cm下處理20s),豬油k值則小於大豆油。由表4~表6可知,IPL處理能量越大,羰基化合物合成越多,氧化程度越深。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食品學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大豆油,油脂,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