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帶式旋耕機在機收後的水田中作業;金色的稻穗被“吞”進收割機自動成捆,躺在田壟;被“喂”入脫粒機的全环穀穗變成顆顆分明的稻穀,出粒口噴出。节智机南日前,慧农在陽江高新區中順種植家庭農場水稻種植基地中,粤粮一派水稻生產全周期“豐”景圖,阅兵正式拉開農機推廣“田間日”(雙搶)的覆盖帷幕。
據了解,生产活動設置耕整區、全环插秧區、节智机南收割區、慧农脫粒區、粤粮秸稈回收區、阅兵體驗區等展示專區,旨在推動機械作業質量提升和先進適用技術機具推廣應用,為夏糧應收盡收、秋糧應播盡播提供有力的機械化技術支撐與裝備保障。
活動現場
農機“大閱兵”
機器轟鳴,平整的稻田中,稻穗隨風搖曳,田壟邊停放著旋耕機、插秧機、收割機、秸稈回收機等。
“這款收割機之前在刷到過它的視頻,今天終於實際看到了!”“履帶式農機對田塊保護較好,目前應用廣泛。”“手扶插秧機有適用於6行和8行的機型,在田間我們做了效果對比。”“嶺南地區部分小農種植的地塊麵積較小,地勢不夠平坦,聯合收割機作業困難的就可以選擇小型手持收割機。”活動現場,關於各類農機的討論聲音不絕。
其中,還有一款自走履帶式旋耕機引起圍觀。廣東弘科農業機械研究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弘科農機”)銷售總監蔡秀瓊介紹,弘科農機的豹係自走履帶式旋耕機全麵升級後,能夠搭配多種機具,一次完成旋耕、平田、施肥等複合作業,作業動力和效率較原先提升超20%。
農機裝備是農業領域的“大國重器”,在多種生產情景中發揮關鍵作用,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重要支撐。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黃孟欣表示指出,減少損失就相當於增加了產量,這對廣東保障糧食安全來說,非常必要,也大有可為。農機助力“雙搶”活動,開展稻穀烘幹作業演示,並組織機械化耕整地作業、機械化播種育秧作業展示,以及農業生產應急農業機械展示,為廣東雙夏期間農業生產提供可靠適用農業機械選擇。
創新體驗日
“我一個開車都開不明白的人,學會了旋耕機的操作。”體驗區剛體驗過旋耕機操作的記者趙女士笑得合不攏嘴,“機器好大,讓我在駕駛的時候感覺自己是很酷颯的小姐姐。”
據了解,今年農機推廣“田間日”(雙搶)開創農機體驗活動,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體驗區的收割機、旋耕機都可以免費體驗。蔡秀瓊介紹,“農機體驗是今年的新亮點,希望大家能更深入得了解各式農機,有更直觀的感受。”
活動現場,許多參加2024年廣東省夏收水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的農機手熱情滿滿,在賽後來到“田間日”展區試駕農機。蔡秀瓊介紹,現場展示的履帶式旋耕機在打地的時候能夠保護田塊,目前應用廣泛,許多農機手日常接觸收割機、無人機比較多,第一次看到大型旋耕機都很感興趣。還有許多種植大戶在體驗區躍躍欲試。“現場實際體驗後,在以後選擇農機時,會有更多選擇和考量。”
當下,小鐮刀、小鏟子是許多農耕體驗的標配,家長帶娃的農田體驗還停留在傳統農耕階段。趙女士在田間體驗了單行和雙行手持收割機後提出,可以將農機體驗與鄉村休閑農旅項目相結合,生動有趣還更貼近生產實際。
蔡秀瓊介紹,7月上旬,弘科農業將舉辦2024年廣聯旋耕機經銷商戰略溝通會,詳細展示公司農機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成果,推進農機行業產學研推用全鏈條合作。
【作者】陳迎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