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從化區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明珠”,是农业廣州市農業大區,以其獨特的科技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孕育了眾多優質的特派農產品,荔枝、员精业黃皮、色农龍眼、技术水稻等特色農產品品質好、培训產量高,下田是指导准服從化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
灣區生態明珠:廣州市從化區。
今年1月底,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下發了《關於開展千名農技特派員精準對接“百千萬工程”典型村暨百條鄉村振興示範帶農技推廣服務驛站建設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要求,要聚焦鄉村產業發展需求,發揮農業科技與推廣服務對鄉村振興的支撐作用。
為貫徹落實《通知》要求,廣州市從化區針對荔枝、黃皮、水稻等特色產業開展了係列技術培訓活動。據統計,今年以來,廣州市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科技特派員開展了下鄉技術指導服務231次,惠農2597人次,出動技術人員719人次;舉辦了農業技術培訓班18期,參訓學員 1167人;製訂了農作物生產技術指導意見共14期;開展了農業技術宣傳19項;聯合製訂了《農業氣象服務專報》6期。通過一係列指導,有效提高了果農栽培管理水平,從而提高荔枝、黃皮、龍眼、水稻等農產品品質、產量及種植效益。
聚焦荔枝產業
品種改良、技術管理兩手抓
荔枝產業是從化區傳統主導大產業,麵積30多萬畝,全區荔枝品種達116種,優質品種主要有井崗紅糯、流溪桂味、錢崗糯米糍、流溪紅荔、溫泉雙殼槐枝等。
廣東荔枝的一塊金字招牌:從化荔枝。
為優化荔枝品種結構,提升荔枝品質,4月10日,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科技特派員在良口鎮良平村舉辦了“荔枝高接換種技術及花果期管理技術培訓班”。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荔枝高接換種及花果期管理技術和荔枝花果期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等,培訓對象主要為良口鎮良平村和塘尾村荔枝種植戶,培訓人數共60多人。本次培訓分別邀請了省農科院郭棟梁副研究員專題講授《荔枝高接換種及花果期管理技術》,省農科院董易之副研究員專題講授《荔枝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科技特派員查看荔枝高接換種情況。
4月23日,廣州市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組織全區荔枝種植戶代表,開展從化區荔枝高接換種技術及當前管理技術培訓班。本次培訓分別邀請了華南農業大學黃旭明教授專題講授荔枝高接換種技術和當前管理技術,省農業科學院姚瓊研究員專題講授荔枝花果期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黎影蘭專題講授糯米糍荔枝生產技術規程。從化區各鎮街農技員、荔枝種植戶代表100多人參加了培訓。
5月31日,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江埔街漢田村舉辦了一期“荔枝高接換種技術暨當前管理技術培訓班”。培訓內容主要為荔枝高接換種技術暨當前管理技術和宣貫糯米糍荔枝生產技術規程及荔枝果期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培訓對象主要為漢田村及附近種植戶。培訓人數共58人。本次培訓分別邀請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黃旭明專題講授荔枝高接換種技術暨當前管理技術、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姚瓊研究員專題講授荔枝果期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鄧彩聯高級農藝師宣貫糯米糍荔枝生產技術規程。
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科技特派員。
7月11日,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鼇頭鎮小坑村舉辦晚熟荔枝新品種及其配套栽培技術培訓班,荔枝種植戶代表、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相關技術員等共約50人參加學習。培訓班由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劉成明專題講授《晚熟荔枝新品種及其配套栽培技術》、廣州市荔鼎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韋幫穩專題講授《荔枝小年的栽培管理技巧》相關課程。
從化區晚熟荔枝新品種及其配套栽培技術培訓班。
“技術培訓+科技特派員模式”精準服務模式得到了廣大果農的一致好評,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科技特派員有針對性地將廣大果農想要的實用技術及時送到了對方手裏,專家指導果農做好管理,有效進行病蟲害綠色防控;而掌握生產技術規程又可以提升經營及銷售,這都促進日後的增產增收。在每一場技術培訓課後,學員都爭先恐後地與專家熱情交流互動,並進行現場觀摩與溝通,通過此種培訓方式,解答了學員的疑問,增強了果農科技致富的信心。
聚焦黃皮產業
花果期高效管理保品質
素有“黃皮之村”美譽的從化區城郊街黃場村,種植的雞心黃皮和從城甜黃皮久負盛名,全村黃皮種植麵積1800多畝。是廣東省第一批一村一品專業村,主要種植品種有雞心黃皮和從城甜黃皮。近年來,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科技特派員隊伍既重視傳統荔枝大產業,也不忘兼顧黃皮特色產業,通過精準對接和分工,利用技術培訓為契機,根據黃皮種植戶的需求,及時為他們進行技術培訓,並定期下鄉技術指導,將農技推廣服務驛站建立到廣大黃皮種植戶的家門口中。
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科技特派員下鄉指導。
今年4月16日,廣州市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城郊街黃場村舉辦“黃皮花果期栽培管理技術培訓班”。培訓內容主要為黃皮花果期栽培管理技術和從城甜黃皮生產技術規程。培訓對象主要為城郊街黃皮種植戶和中心相關技術員,培訓人數共50多人。本次培訓分別邀請省農科院陸育生研究員專題講授《黃皮花果期栽培管理技術》,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歐陽敏枝高級農藝師專題講授《從城甜黃皮生產技術規程》。
黃皮花果期栽培管理技術培訓班。
據悉,本次培訓就是“技術培訓+科技特派員模式”精準服務果農的常規服務工作之一,培訓按照“課堂授課+專家學員交流+現場觀摩”方式進行。針對當前黃皮生長情況,培訓講授黃皮花果期栽培管理技術、從城甜黃皮生產技術規程等幾個關鍵技術來為果農傳經送寶。課後,再進行專家與學員技術互動交流,並解答學員的問題。
聚焦水稻產業
走進田間加強指導保豐收
水稻是從化區主要糧食作物。據從化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今年夏收糧食10.05萬畝,其中水稻8.8萬畝。為確保今年水稻豐產豐收,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多次赴核心產區開展指導工作。
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科技特派員查看秧苗長勢。
今年3月,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科技特派員分別到鬆園村、中塘村、新村村、江埔村等指導農戶早春適時播種、蓋膜保溫保濕、科學施肥及防蟲治病等春季育秧措施,根據春耕進程和秧苗長勢,提出:畦溝與環田溝相通、當棚內氣溫高於35℃時兩頭通風降溫、氣溫穩定15℃以上開始插秧、在插(拋)秧前3-4天噴施送嫁肥和送嫁藥等關鍵技術要點,為種植戶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技術支持。
今年4-5月份,從化區頻繁遭遇強降雨,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科技特派員先後奔赴受水浸影響嚴重的下西村、西塘村等開展農作物救災複產工作,指導種植戶及時通溝排水、搶晴用藥、分次薄施補充養分等。通過組織舉辦水稻生產技術培訓班,並組織種植戶現場觀摩水稻種植示範基地,宣傳推廣新優品種和新技術,夯實了全年糧食豐收基礎。
聚焦災害防護
雨後減損紮實複產
今年上半年,從化連續受到強對流天氣,持續性強降雨屢次出現,對荔枝、黃皮等水果,以及各類果蔬的生產造成較大影響。為紮實做好農業生產防災減災工作,科技特派員從化小分隊迅速聯合廣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小分隊和省植保所相關專家深入各農業生產主產區了解災情,指導複產工作。
科技特派員冒雨深入田間地頭。
科技特派員先後走訪了鼇頭鎮的西塘村、小坑村、龍角村以及街口街艾米農場、太平鎮井崗村等地,查看了受災的蔬菜、水稻、百香果、荔枝等農作物,並現場開方指導。“針對積水的農田,我們建議及時疏通溝渠,確保排灌暢通,盡量減少淹水時間;針對農田設施,我們建議檢查加固設施大棚,扶正田間籬架和已倒塌的瓜果;同時我們建議及時清除田間枯枝雜物,雨後搶晴施藥科學防控病蟲害,重點做好蔬菜的疫病、斜紋夜蛾,水稻細菌性病害、稻縱卷葉蛾,荔枝霜疫黴病、蒂蛀蟲和蝽蟓等的防治工作。”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鄧彩聯表示。
農技人員指導果樹雨後管護。
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科技特派員常年奔波在農業生產一線,為農民傳經送寶,及時解決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各項問題,深度詮釋了“農業科技推廣先頭兵”的責任與擔當。隨著更多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的誕生,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科技特派員將肩負更多技術推廣與應用的重任,助力從化區農業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記者】王俊濤
【通訊員】鄧彩聯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