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馬甲行動用老年人聽得懂的解码語言,讓他們認識互聯網世界,有人用老以老年人的文温視角,幫助他們“解碼”數字社會,科技既有科技的创新創新,也有人文的年视溫度。
“奶奶,角数你看這個頁麵上的字社圈圈,它叫搜索框。解码你可以在這裏查兒子回來的有人用老日子。”10月9日,文温一個名為“銀發符號指南”的科技公益短片在網絡上發布,講述了一群藍馬甲誌願者為老人們服務的创新故事。原來,年视很多老人害怕自己忘記孩子回家的角数日子,會在日曆上特意用紅色圓珠筆圈起來。
這個誌願者項目的誕生源於一位老人的提問。4年前,支付寶客服接到了一位老人的電話,表示自己找不到支付寶入口了。客服教他將手機退回桌麵。過了十幾秒鍾,老人回應,“接下來怎麽辦?我已經站在我家桌子旁邊了。”
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答疑解惑
互聯網飛速發展,但很多銀發老人卻停在了舊時光裏,在他們的記憶中,是用筆畫出的圈圈和橫線來做記號。藍馬甲誌願者利用這些符號,幫助老人認識互聯網世界,以老年人的視角,幫助他們“解碼”數字社會。
“藍馬甲誌願者”是由螞蟻集團、浙江螞蟻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公益項目,已經走進全國140多個城市,開展5萬多場活動,超4.2萬名誌願者線下服務老人超過144萬人次。幫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正是他們的行動目標。
螞蟻集團的內部網上,曾有一位員工發帖,說在書店裏找不到一本幫家裏老年人融入數字社會的書。留言區裏,上百個建議被提出並熱烈討論,這不隻是他一個人關切的問題——這4年來,越來越多人參與到藍馬甲行動中,隻要人人做出一些微小的行動,更大的改變就發生了。
很多年輕網民習以為常的事項,卻是很多老人的“數字鴻溝”。“站在桌子旁邊”這則電話,成為內部經典案例被反複討論,並促成了藍馬甲一項專門的助老服務——“暖洋洋熱線”,這條熱線有專人接聽65歲以上老人的電話,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答疑解惑,還能預約誌願者上門服務。
這個行動始終倡導和貫徹“人人都是藍馬甲”的理念。一方麵,充分動員社會各界夥伴成為誌願者,為老齡群體提供多層次的支持;另一方麵,越來越多的老人也從公益課堂走出來,從受益者變為誌願者,服務更多老年群體,構築了來源更廣泛、服務更立體的誌願服務體係。
適老化的服務與改造
在湖南北部的一個山村,天剛蒙蒙亮,一位奶奶正在菜地忙著摘菜,手機突然響了。遠在外地工作的孫子邱偉航打來電話,詢問奶奶忙不忙。原來是他通過“i守護”小程序,實時監測到奶奶的心率有些升高。
行動中誕生了“i守護”小程序,是基於“AI+物聯網技術”的養老一站式服務平台,專為7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設計,通過智能手表實時監測身體狀況、預警信息直達親屬等方式實現健康監護。
那位給奶奶打電話的孝順孫子邱偉航正是算法工程師,他利用業餘時間研發養老服務平台“i守護”,通過智能手表幫老人做好健康監護。據邱偉航介紹,“i守護”包括三大守護場景:健康守護、AI健康報告和線上視頻問診。“我想用AI和物聯網的技術去守護自己的爺爺奶奶。”邱偉航說。
現在,老年人一走進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天府院區大廳,就能輕鬆借到助行器、老花鏡、輪椅等,還有一群誌願者幫老年人導診陪診、打印發票……
“醫院小程序能不能有老年模式?”這個建議是由83歲的沈建光提出的。去年底,他和9名藍馬甲老年體驗官來到醫院,提出許多老人的需求——“指示牌上的字能不能大點?”“廁所能不能有報警器?”……
“這些建議都非常好,我們要把它們落到實處。”醫院門診部主任郭靚回憶,聽到老人的心聲後,他們很快進行了一係列適老化改造,最終將市七醫院天府院區打造成了四川首個“藍馬甲老年友善醫療示範點”。
未來,計劃通過改造超過10家老年友善醫院、搭建AI醫療服務產品體係、建立10支數字體驗官隊伍等行動,持續推動數字科技更好應用於醫療適老化建設。
有人文溫度的科技創新
生於1999年的尹舒怡,在23歲時加入了行動項目組,她負責設計麵向老人的智能手機教學課程。個性開朗的她喜歡跟老人在一起,根據老人們的反饋,她會將一些專業術語改成大白話。
過去的智能手機教學課件過於冗長,教老人怎麽坐公交車、買藥……尹舒怡將課件做了分類,針對不同地區的老年群體做不同的內容設計,比如城裏老人和鄉鎮老人的需求就有很大差別,前者需要學習掛號、買車票,後者更需要學習一些基礎操作:包括清理智能手機內存,甚至是“教他們如何用手指劃屏幕。”
這兩年,針對老年群體的詐騙方式層出不窮,其中還有不少“投資理財”的詐騙項目。有一次,一位六七十歲的老大爺被一個“好朋友”騙了,這個詐騙案件讓尹舒怡尤其心痛。
她記得大爺說起這段經曆的時候,眼泛淚光,她知道老人不隻是心疼錢——在這些被詐騙的故事背後,其實是老人們的孤獨,“他們實在太想找人說話了,明知道對方是騙子,還是願意聊。”
到了周末,尹舒怡很少在家“躺平”,她更喜歡去參加助老公益行動。這個愛好,也漸漸影響了她身邊的人。去年,團隊在她老家沈陽舉辦了一個助老防騙展覽,她的父母也參與了這項公益行動。母親還錄了好幾條視頻發在平台上,宣傳防詐騙知識,現在已經有了1萬多個粉絲。
科技向前狂奔,不該拋下老人。相反,利用數字科技更好助老,成了眾多機構與企業共同的目標。
如今,這項行動的隊伍正在不斷擴大,銀行、醫院、合作企業不斷加入,誌願者隊伍正在壯大,服務內容也逐漸豐富。利用“技術+服務”“平台+生態”“專業+誌願”的模式,藍馬甲行動幫助老年人解決智能手機“不敢用、不會用”的難題,既有科技的創新,也有人文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