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走進江門台山萬畝良田中,味邑金色稻浪隨風湧動,美食陣陣稻香縈繞鼻尖。稻
台山是新疆廣東水稻種植麵積最大、優質稻種植麵積最大的人民縣級市,也是尝尝國家優質商品糧基地之一。轄區內都斛、台山赤溪、味邑鬥山、美食端芬、稻廣海等地有著連片約22萬畝沃土良田,優質稻覆蓋率達99%以上,廣東省萬畝糧食(水稻)高產創建示範片更是擁有“廣東第一田”的美譽。
好吃的米飯能有多香?11月1日至2日,在廣東(江門)食品走進新疆專場活動現場上,台山大米將現身說法,為新疆人民帶來飯味飽滿、口感香滑、軟而不粘的好味道。
台山大米,好在風土。台山瀕臨南海,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型氣候,光、熱、水極為豐富,雨熱同期,日照時間長,非常適合水稻種植。
此外,台山東有北峰山和南峰山,西有大隆山和紫蘿山,東西山脈之間有著廣闊的衝積平原,約占全市麵積的三分之一。平原土質肥沃疏鬆、通透性好而且是富氧狀態,極大增強了水稻根係的沁氧能力,造就了台山大米淨潤飽滿的顆粒和香甜的口感。
台山大米,好在食材。台山是華南地區稻種的源產地之一,野生稻遍布於台山境內。台山先民在長期勞作中,不斷選育出適應當地栽培條件和適合人們需要的、且具特色的品種,絲苗米就是台山大米最為傑出的代表。在嘉靖二十四年編纂的《新寧縣誌》裏,就有“黃粘”“油粘”“花粘”等品種的記載。
2000年以來,台山相繼培育出“齊粒絲苗”“齊豐占”“象牙香占”等優質大米,其中象牙香占憑著優良品質聞名廣東,並遠栽至江西等周邊省份及東南亞一帶。這些品種的大米米粒細長、晶瑩潔白、飯粒柔軟、口感上乘,為台山米的高品質提供了保障。
台山大米,好在風味。對於“吃貨”來說,台山大米最好的呈現方式,莫過於一煲黃鱔飯。將提前浸泡好的台山大米鋪在瓦煲底部,轉中火將飯煮到“僅僅熟”時,再將已去骨調味的黃鱔肉鋪在飯麵,讓其香味充分滲透飯中。待煮熟後,揭開蓋子撒上蔥花,米香、鱔香、蔥香交織相融,一口下肚,更令人回味無窮。
農業、漁業資源豐富的台山,除了遠近馳名的大米外,還有數不勝數的海產品、土特產,給你好滋味!
撰文:歐曉嫦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