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氢氧:對滴定液的不確定度進行分析評估。方法:以《中國藥典》2020年版中對滴定液配製和標定的化钠要求為標準,配製0.5mol·L-1氫氧化鈉滴定液,滴定定度根據GB/T 601《化學試劑標準滴定溶液的液标研制製備》和JJF 1059《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綜合考慮各不確定度分量,准物质來確定該滴定液的不确不確定度。結果:該氫氧化鈉滴定液的分析標準值為0.502 0 mol·L-1,不確定度為0.3%。氢氧結論:根據分析滴定液各不確定度分量,化钠確定消耗滴定液的滴定定度體積引入的不確定度影響最大。
在現代藥品質量檢驗領域和藥物含量測定工作中,液标研制容量分析法是准物质其重要方法之一,該方法操作簡便、不确專屬性高、分析測定結果準確、氢氧應用範圍廣。其中用到的滴定液的濃度準確性將直接影響被測樣品的分析結果, 為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需明確滴定液的不確定度, 嚴格要求使用的滴定液濃度的準確度。本文以 0.5 mol·L-1氫氧化鈉滴定液的配製過程為例,進行氫氧化鈉滴定液的製備以及不確定度的評估。
1 滴定液的研製
1.1 原料及儀器設備
原料:氫氧化鈉,分析純;基準物質:鄰苯二甲酸氫鉀,純度99.99%;十萬分之一天平:分度值為0.01 mg;滴定管:50 mL量程,最大允差為0.05 mL。
1.2 滴定液的製備
按1.1∶1(g∶mL)的比例取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於相應體積的純水中,振搖使溶解成飽和溶液,冷卻後,置聚乙烯塑料瓶中,靜置一周,澄清後備用。用量筒量取1 250 mL的澄清的氫氧化鈉飽和溶液,緩慢加入到含一定水的5 L燒杯中,邊加邊攪拌,冷卻至室溫,倒入至50L聚乙烯塑料桶中,繼續加水稀釋至50 L,攪拌2 h至均勻。於聚乙烯塑料桶的上、中、下三部分各取1份氫氧化鈉滴定液樣品進行標定,標定結果應為20 ℃環境條件下的結果,若需溫度校正,可參考GB/T601-2016附錄A,按下述“1.3”中標定方法各測定1次,根據Pearson-Stephens檢驗計算出極差R與標準偏差S的比值,若該值大於舍棄界限值(1.999),則說明滴定液不均勻,需繼續攪拌直至判定其均勻。待滴定液均勻性初檢證明其均勻後,對滴定液進行分裝,並且是邊攪拌邊分裝至500 mL白色聚乙烯塑料瓶中,分裝總量約為100瓶。將成品貼標簽入庫,5 ℃~30 ℃常溫保存。
1.3 滴定液的標定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中的要求配製0.5 mol·L-1的氫氧化鈉滴定液,分裝成500 mL的成品之後,采用兩人八平行的方式進行標定,具體標定方法為:精密稱取在105 ℃幹燥至恒重的基準鄰苯二甲酸氫鉀3.75 g,加無二氧化碳的超純水80 mL,振搖,使其盡量溶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配製的氫氧化鈉標準滴定液滴定,在接近終點時,應使鄰苯二甲酸氫鉀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顯粉紅色。 同時做空白試驗。標定中溫度差異參照 GB/T 601-2016附錄A進行溫度校正。標定結果見表1。
1.4 滴定液均勻性與穩定性研究
采用“1.3”中方法,對該滴定液進行均勻性檢測,采用方差分析法進行均勻性評估, 最終該滴定液的統計量 F=2.24,小於臨界值 2.30,且大於1,相對不確定度為 0.02%,表明該氫氧化鈉滴定液標準物質均勻性良好。
同樣采用“1.3”中方法,對該滴定液進行穩定性研究,包括長期穩定性和短期穩定性,采用趨勢分析法進行穩定性評估,最終該滴定液在(5~30) ℃常溫條件下6個月內是穩定的,相對不確定度為 0.02%;在50 ℃的極端運輸條件下15 d內是穩定的,所以可在常溫條件下運輸,相對不確定度為 0.03%。
2 滴定液的不確定度評估
2.1 滴定液濃度計算公式
氫氧化鈉滴定液標準物質的濃度[C(NaOH)],按下式計算:
式中:
m—鄰苯二甲酸氫鉀質量, 單位為克(g);
p—鄰苯二甲酸氫鉀純度;
V1—氫氧化鈉滴定液體積, 單位為毫升(mL);
V2—空白試驗消耗氫氧化鈉滴定液體積, 單位為毫升(mL);
M—鄰苯二甲酸氫鉀的摩爾質量,單位為克每摩爾(g/mol)[M(KHC8H4O4)=204.22]。
2.2 不確定度評估
滴定液的不確定度分量包括四部分:定值不確定度、均勻性不確定度、長期穩定性不確定度、短期穩定性不確定度。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藥品標準》2021年1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鄰苯二甲酸氫鉀,氫氧化鈉,二氧化碳,滴定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