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茶多酚保健及药理功能的应用(二)

来源:时间:2025-04-21 21:20:16

二、茶多茶多酚在畜禽養殖行業中的酚保應用

1.茶多酚在家禽養殖中的應用

茶葉中的功能物質作為飼料添加劑,有可能可替代抗生素使用,健及不僅能減少肉雞體內抗藥性微生物的药理用數量,增加肉雞體重,茶多改善肉雞生長性能,酚保而且可以提高茶葉資源的健及高值化利用率。家禽日糧中添加茶多酚能夠有效改善家禽的药理用生產性能、脂質代謝。茶多羅獻梅等研究了茶多酚對肉鴨生產性能和屠體性狀的酚保影響,發現在飼料中添加茶多酚能有效提升肉鴨的健及生產性能,其中茶多酚添加量為500mg/kg與1000mg/kg的药理用效果最為顯著,日增重分別為7.3%、茶多9.7%,酚保料重比分別降低8.8%、健及11.0%,肉鴨死亡率均降低5.0%。

曹兵海等研究發現,茶多酚能有效降低28~42日齡肉雞的死亡率,降幅達62.5%。茶多酚能夠通過抑製肉雞肝髒中脂質代謝基因的表達來降低肉雞腹部皮下脂肪、血清中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也可通過抑製脂肪酸合成以及刺激脂肪的分解來減輕肉雞的過度肥胖和血脂水平。

Huang等研究發現,Amp激活蛋白激酶的激活也是茶多酚調控肝髒脂質代謝的另一種潛在機製,可以降低脂質的合成,促進脂肪的分解,降低肉雞的肥胖率。Eid等發現飼料中添加茶多酚能夠使肉雞肝髒的重量減輕,使肌肉和肝髒中硫代巴比妥酸反應物(TBARS)的濃度降低。飼料中添加茶多酚有助於提高家禽免疫力和抗病性。JelvehK等發現茶多酚能改善肉雞的腸道微環境,使28~42日齡的肉雞腸道內鏈球菌數量下降19%,葡萄球菌數量下降42%,腸杆菌的數量下降11%。錢麗紅等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明顯的抗菌作用,尤其對葡萄球菌及綠膿杆菌,其抗菌機理主要是抑製細菌細胞蛋白的表達,使細菌酶的活性降低,影響細菌的正常生理功能。茶多酚在家禽體內還有高效的抗氧化應激和抗炎症反應的功能。

Mi等發現茶多酚不但可以減少多氯聯苯和次黃嘌呤-黃嘌呤氧化體係誘導產生的毒素量,使睾丸細胞內的抗氧化係統得以恢複,還可以通過皮質酮途徑降低肉雞的氧化應激反應。黃進寶等發現茶多酚在飼料中的添加量達到160mg/kg時,肉雞體內的二十二碳五烯酸
(EPA)含量升高32.8%。

2.茶多酚在家畜養殖中的應用

豬肉、牛肉、羊肉是我國居民肉類食品的主要來源,提高其飼養營養水平是長期以來家畜養殖關注的重點。茶多酚作為一種新型的營養物質,不僅是天然健康的食品添加劑,而且具有多種保健功效,越來越受到家畜飼養領域的重視。目前茶多酚主要應用在豬、牛的飼養方麵,其他家畜較少涉及。茶多酚能改善家畜生長性能、肉質和抗病性。林智等研究發現,茶多酚能促進豬唾液和消化液分泌,添加0.1%茶多酚複合添加劑能顯著提高豬日增重,添加0.3%茶多酚能極顯著提高豬日增重,茶多酚與其他物質配方使用,可顯著提高育肥豬的生長性能。

晁婭梅等研究了茶多酚對育肥豬生長性能、抗氧化能力、胴體品質和肉品質的影響,發現茶多酚顯著改善了育肥豬的平均日增重和淨增重,降低了血清中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提高了肝髒中GSH-Px活性和總抗氧化能力(T-AOC)。此外,茶多酚對豬肉中不飽和脂肪酸具有保護作用,可提高肌漿蛋白含量和適度增加肌內脂肪,並促使肌束中的肌纖維數量增多,肌纖維變細,進而提高豬肉嫩度。

吳曉敏等采用含0.2%茶多酚的飼料飼喂30日齡仔豬,發現2周後豬糞中乳酸杆菌數量明顯增加,細菌和類菌體數量減少,梭狀杆菌磷酸酯酶的檢出率下降,氨、酚、對甲酚和類酚含量顯著減少,短鏈脂肪酸和乳酸菌數量顯著增加,pH值略有下降,臭味顯著降低,同時,茶多酚能顯著抑製催化肌苷酸降解的磷酸酯酶活性,提高豬肉肌苷酸含量,進而改善豬肉鮮味品質。茶多酚屬於天然抗氧化劑,能夠有效清除氧自由基,防止脂質過氧化,提高抗氧化性能,進而改善牛的生長性能和抗病性。

張培軍等研究了茶多酚對泌乳早期奶牛血漿和乳清抗氧化能力、酮體水平以及生產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給產後奶牛添加飼喂茶多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奶牛能量代謝、抗氧化性能和生產性能,調節肝腎功能,且以TP30和TP40組劑量效果較為明顯。王冬凱等研究發現,奶牛泌乳中期時,在其飼料中添加綠茶提取物,可以改善奶牛的生產性能和機體的抗氧化能力,有效保護乳腺細胞,使動物保持健康,綠茶提取物的添加量以每天20g/頭為宜。

三、茶多酚在醫藥行業中的應用

1.抗凝血藥品

心腦健製劑以茶葉提取物茶多酚為原料製備而成,主要用於防治白細胞減少症、高纖維蛋白原症、動脈粥樣硬化病症等,有助於機體頭目清醒、提振精神、記憶力提高等。以茶多酚為主要功效成分的抗凝血藥品製劑主要有心腦健片劑、心腦健膠囊。現有的心腦健片劑與膠囊已經列入國家中成藥標準。該藥品的主要作用特點是:

(1)抗凝作用,促進機體纖維蛋白原溶解,抑製血小板黏附聚集,並通過調節紅細胞膜磷脂含量,改善紅細胞變形性,降低血液黏度,活躍微循環,防止血栓形成,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2)清除自由基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增強SOD活力,對抗過氧化脂質(LPO)對血管內膜的損傷,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和羥自由基,促進神經細胞再生與代謝,提高神經細胞活力,防止神經衰老及抗腦組織缺氧,改善腦細胞缺氧狀況下的生理功能;

(3)降低膽固醇吸收,抑製膽固醇酯降解,並有效抑製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修飾;

(4)改善微循環,促進骨髓再生,清除自由基使外周白細胞免受化療、放療損傷;

(5)增強免疫,促進T細胞活化,增強NK細胞、LAK細胞活性,增強細胞介導免疫功能。

2.抗輻射藥品

茶多酚具有顯著的抗輻射功能特性。王友紹等發明了一種銀杏黃酮與茶多酚組合的抗輻射藥物,其銀杏黃酮與茶多酚的質量比為0.7∶1.5。由於銀杏黃酮和茶多酚均含有相同的苯環結構以及多元酚性羥基,進而產生協同增效作用,使茶多酚與銀杏黃酮的組合藥物的抗輻射作用比單獨使用茶多酚或銀杏黃酮的抗輻射作用顯著增強。

3.治療尖銳濕疣藥品

2006年10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依據《植物藥研製指導原則》批準了自1964年6月美國頒布新的藥品法以來第一個植物藥Veregen,它是從綠茶中提取的茶多酚(兒茶素類)和其他綠茶組分的混合物,該植物藥適用於18歲及以上免疫受損患者的外生殖器和肛周尖銳濕疣的局部治療,是截至目前FDA批準上市僅有的兩個植物藥之一。Veregen中兒茶素組成占總藥物質量的85%~95%,這是起臨床療效的部分,它包括大於55%的EGCG,其他兒茶素衍生物如表兒茶素(EC)、表沒食子兒茶素(EGC)、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CG)、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GCG)、沒食子兒茶素(GC)、兒茶素沒食子酸酯(CG)和兒茶素(C)。除已知的兒茶素組分外,藥物中約含2.5%的沒食子酸、咖啡堿和茶堿。

四、總結與展望

茶多酚、兒茶素、茶多糖等茶葉功能成分年產規模接近9000t,80%以上的茶葉功能成分以原料形式出口,用於開發保健食品、功能型飼料、醫藥等。目前,茶多酚保健產品研發仍存在一些不足,其在人體的生物利用度偏低,茶多酚多羥基結構影響了化合物在人體中的溶解度、降解率、吸收率和進入血液中的比例,從而影響這些化合物在人體中的生物可利用性[51]。茶多酚的分子修飾、攝入劑型改善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可能途徑。此外,茶多酚終端產品的同質化、應用技術研發薄弱問題仍然存在。圍繞茶產品的適口性、適用性、安全性需求,充分挖掘茶多酚的應用特性和功能特性,針對不同人群、不同應用領域的專用化、多元化產品研發是重要突破口。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茶業》,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植物表兒茶素茶多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