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农房风貌提“颜值”,开平农文旅融合加速跑

来源:时间:2025-04-21 20:34:45

農房風貌提“顏值”,颜值開平農文旅融合加速跑 |“百千萬”新風采②_南方+_南方plus

秋寒初襲,綠意未辭,提开在江門開平市赤坎鎮紅溪村,平农跑一座座獨具僑鄉風情和嶺南特色的文旅農房錯落有致。沒有過度的融合整飾,“修舊如舊”的加速修繕方式保留了曆史賦予它們的風韻,彩畫、颜值灰塑、农房陶瓷畫等裝飾構件讓建築更添一番別致。风貌

紅溪村距離聞名遐邇的提开赤坎華僑古鎮不足一公裏,為打造“內外兼修”的平农跑美麗圩鎮,開平在著力推進景區項目的文旅同時,推動古鎮周邊35條自然村不斷提升村容村貌。融合在這一契機下,紅溪村成功實現風貌蝶變。

自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開平以“邑美僑鄉 世遺風韻”鄉村振興示範帶為主抓手,強化沿線村莊的整體規劃和農房管控;以國家5A級旅遊景區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和赤坎華僑古鎮重大項目為“雙引擎”,帶動農文旅融合發展,通過大力推動鄉村風貌蝶變與農文旅興市互促互融,繪就一幅縣域發展的富美畫卷。

開平以“邑美僑鄉 世遺風韻”鄉村振興示範帶為主抓手,強化沿線村莊的整體規劃和管控,帶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吳秒衡攝

堅持“一村一策”

讓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在開平,紅溪村的景致並非一枝獨秀。開平堅持“一村一方案”“一房一策劃”實施分類打造,確保存量農房改造、新建農房與傳統建築、周邊環境相協調,打造了赤坎紅溪、塘口潭溪、水口泮村、龍勝橋新等一批示範亮點。

經過改造後,紅溪村長安自然村農房風貌得到了提升。赤坎鎮供圖

在分類打造原則之下,各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塘口鎮對潭溪圩沿線84間商鋪住宅的外立麵進行維修翻新,並對商鋪招牌進行重新設計、統一風格,打造民國風情僑圩特色風情街;水口鎮泮村村農房風貌改造深植本村曆史人文,通過燈會活動、喜慶醒獅、金黃稻田、古樸農舍、美麗庭院以及紅線女粵劇文化等元素,體現泮村村文化特色;龍勝鎮橋新村對農房裸露紅磚外牆進行工藝改造,利用農房周邊農田及魚塘,種植紫雲英、向日葵、睡蓮、荷花等,打造“花薈長廊”……

堅持示範引領、典型帶動,以點帶麵促進整體提升,也是開平做好農房風貌提升工作的策略之一。開平將農房風貌管控提升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抓手,因地製宜推進存量農房風貌管控和規範新建農房建設管理,截至2024年11月,已完成農房風貌品質提升整治753棟。

綠色發展引領

科技賦能農房風貌提升

推進農房風貌管控提升,離不開科學的規劃和指引。開平先後出台《開平市農房質量安全風貌提升和創建農房建設試點縣行動方案》《開平市重點農房風貌管控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同時,推廣應用《江門市農房設計通用圖集》,並編製《開平市農村住房建設質量安全管理工作指引》,為全市存量農房外立麵改造及新建農房風貌管控提供明確的方向與指導。

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提升農村宜居性,作為“中國建築之鄉”,開平積極發揮產業優勢,引導本地建築企業投身農房風貌管控提升,注重技術創新與綠色發展的深度融合。

當前,開平正在加快傳統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廣東建邦杭蕭裝配有限公司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西部首家“綠色裝配式建築產業化基地”,並探索農房建造轉型升級。通過發動本地企業以公益幫扶形式,試點建設裝配式農房,引導企業采用本土材料、綠色建材開展農房風貌管控提升,試點應用耐用新型材料實施美化改造。

除了企業的積極參與外,廣大農民群眾也熱情投身於農房風貌提升的工作之中,形成了多方共建、成果共享的良好格局。截至目前,已成功發動農民群眾通過個人出資、投工投勞的方式參與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工作,累計完成農房外立麵改造27棟。此外,依托塘口鎮的“鄉村建設工匠培訓基地”,持續開展鄉村建設工匠的職業技能培訓,自2023年以來,已累計培訓超過300名鄉村建設工匠。

“雙引擎”強驅動

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

午後時分,一名身穿馬麵裙的遊客漫步在紅溪村鷹村自然村的碉樓和竹林間,身旁的朋友為她拍照留念。見到這一場景,紅溪村黨支部書記自豪地表示,很多不了解的遊客還沒走到赤坎古鎮,來到這裏就以為是景區。這些“誤入”紅溪村的遊客,多為赤坎華僑古鎮而來,而經過風貌提升的紅溪村已融入環赤坎華僑古鎮旅遊圈。

在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的背景之下,農房風貌提升不僅是一項提升鄉村人居環境的工程,也是泛景區打造的有機組成部分。結合“邑美僑鄉 世遺風韻”鄉村振興示範帶的赤坎段,開平市重點推進古鎮周邊35條自然村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打造了一批特色精品村、美麗宜居村和幹淨整潔村,成功打造環赤坎華僑古鎮旅遊圈。

今年國慶假期,赤坎華僑古鎮累計接待遊客超25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79.37%,再次帶動開平文旅按下“狂飆”鍵,成為廣東旅遊新名片。緊抓國家5A級旅遊景區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和赤坎華僑古鎮重大項目“雙引擎”,開平加強招商引資,一大批鄉村民宿、鄉村文創、鄉村書店、鄉村劇場、田園咖啡、休閑農場等紛紛湧現。以赤坎華僑古鎮為例,自2023年1月試運營以來,該項目已引入178個商業服務項目,運營酒店(民宿)14家。

今年國慶期間,赤坎華僑古鎮累計接待遊客超25萬人次,帶動開平文旅按下“狂飆”鍵,成為廣東旅遊新名片。赤坎華僑古鎮供圖

跨越景區硬件打造的1.0模式,在良好的配套建設基礎上,開平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雙引擎”為驅動,挖掘僑鄉文化潛力,進行文藝創作和文化活動策劃,開啟文旅發展2.0版本:大力推動創作長篇小說《金墟》、粵劇《碉樓》等文藝精品,舉辦華僑華人嘉年華、非遺大會、中國旅遊日等大型活動。

開平市塘口鎮先鋒天下糧倉書店。塘口鎮供圖

為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做好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開平市創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個縣級行政區品牌“開平優品”,實施“優遊計劃”,推出開平“優遊計劃”華僑文化之旅、“優遊計劃”生態休閑之旅等精品旅遊線路,串聯優質文旅資源,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鄧寶盈

通訊員 陳祺偉

編輯 謝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