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IFAS工藝處理實驗室廢水,啟動初期,处理本裝置隻進實驗樓的实验室废水化糞池汙水,曝氣采用悶曝的用研方式,A段好氧池DO控製在4~6mg/L,工艺B段好氧池DO控製在為6~8mg/L;同時,每天定量加入15kg澱粉,处理以保證有充足的实验室废水碳源。待工藝處理效果穩定後,用研將實驗室廢水和化糞池汙水分別用泵從集水井打入中和調節池調節水質(實驗室廢水與化糞池汙水的工艺比例不斷調節,最終以2∶1的处理比例進行運行調試,在中和調節池混合後作為反應器進水),实验室废水再進入生物處理係統。用研隨後處理出水流入沉澱池,工艺進行沉澱分離後排入市政管網。处理
在IFAS工藝的長期運行中,分析該實驗樓的實驗室廢水在不同時間段的產排特征;同時,在實驗室廢水和化糞池汙水在2∶1的配比下,調節實驗室廢水的水質水量,以分析實驗室廢水波動對反應器進水的影響,考察該工藝在長期運行中對COD、NH3-N等汙染物的去除效果和抗衝擊性能。最後,對該工藝處理實驗室廢水的運行成本加以對比分析,從經濟上論證其可行性。
IFAS工藝中的接種活性汙泥取自四川省成都市某市政汙水處理廠。在運行過程中,每天對反應器進水、出水及兩級IFAS好氧池的COD、NH3-N、pH、MLSS等指標進行檢測分析,各水質指標檢測所用試劑(碘化汞、碘化鉀、氫氧化鈉、酒石酸鉀鈉、硫酸汞、硫酸亞鐵銨、重鉻酸鉀、硫酸銀等)均為分析純。COD、NH3-N、MLSS等均采用標準方法測定,pH、溫度、DO由便攜式pH計和哈希便攜式多功能水質測定儀測定。
本研究中,實驗室廢水產排特征如圖3所示。由圖3分析可知,不同時段下實驗室廢水的COD波動幅度大。其具體表現為:(1)從實驗室廢水的平均日變化來分析,9∶30—18∶00時段內時間與COD濃度變化大致呈正相關,其9∶30、13∶00和18∶00 COD濃度的平均值分別為79.18mg/L、224.40mg/L、267.48mg/L。(2)從實驗樓上班與下班時間方麵來分析,每天上班時間實驗室廢水的COD濃度高於下班時間,周一至周五高於周末休假時間。另外,在同一時刻下實驗室廢水的COD濃度也不穩定。實驗室廢水在9∶30、13∶00和18∶00時刻COD波動範圍分別為13.88~196.99mg/L,64.42~766.99mg/L和55.39~493.72mg/L。
啟動過程中進、出水COD、NH3-N濃度與去除率情況如圖4、圖5所示。啟動5d後,裝置中的活性汙泥量明顯增加,沉降性較好,填料上掛膜良好。當COD去除率達60%時,開始進實驗室廢水,實驗室廢水和化糞池汙水的比例從最開始的0.3∶1逐漸增加到1∶1,並定時取樣檢測進、出水和好氧池的COD、NH3-N。當反應器進水COD值控製在500mg/L以內時,出水COD可穩定低於100mg/L,出水NH3-N濃度穩定低於15mg/L,COD和NH3-N去除率分別達到80%、70%以上,表明汙泥和生物膜已適應實驗室廢水的降解,反應器啟動和載體掛膜成功。
根據實驗室廢水在不同時段下COD濃度變化較大的產排特征,且實驗樓每天下班時間和周末的實驗室廢水中的COD濃度相對偏低,理論上可以間歇運行,以降低運行成本,但考慮到部分工作人員加班做實驗的現象,所以本裝置每天24h連續進水運行,以保障裝置中活性汙泥的活性和出水的穩定。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食品與發酵工業》,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實驗室,硫酸汞,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