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氣質量,室内是空气一個民眾關注度很高的話題。筆者根據多年開展室內空氣質量檢測的质量中存經曆,分析目前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工作中存在的检测及对問題,提出提高室內空氣檢測質量的过程措施。
1 前言
隨著人們對居住環境的问题要求也越來越高,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成為百姓最為關心的室内問題,檢測結果能夠讓百姓客觀了解自身居住的空气環境質量。如何科學、质量中存合理和準確地開展室內空氣檢測,检测及对就顯得非常重要,过程隻有采用科學規範的问题檢測方法和評價標準,才能保證檢測和評價結果的室内有效性、代表性、空气準確性。质量中存筆者就目前室內空氣質量檢測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目的在於提高環境空氣質量檢測水平。
2 室內空氣質量檢測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措施
2.1 關於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的選擇
目前,國家涉及室內空氣質量檢測與評價標準的有兩個,即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於2010年8月18日聯合發布的GB 50325—2010《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汙染控製規範》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原國家衛生部、原國家環保總局於2002年11月19日聯合發布的GB/T 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這兩個文件都對室內空氣質量和檢測方法進行了規定,在實際工作中容易產生混淆。GB 50325—2010《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汙染控製規範》是針對民用建築施工單位在工程竣工交付驗收時室內空氣必須達到的質量標準,該規範規定了室內空氣中氡、甲醛、苯、氨及TVOC等共5項室內空氣中主要汙染物的濃度指標要求及檢測方法標準,該標準具有強製性。GB/T 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適用於居民住宅和辦公建築物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要求,該標準規定了室內空氣中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和放射性等18項室內空氣質量參數及檢驗方法。因此,在日常居民居宅及辦公場所的室內空氣檢測中應執行GB/T 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2.2 關於室內空氣檢測的方法選擇
GB/T 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規定了各環境參數的檢測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有些檢測單位不使用標準中規定的檢測方法進行檢測。以甲醛為例,標準中規定使用AHMT分光光度法、酚試劑分光光度法、氣相色譜法、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共4種檢測分析方法。在實際工作中,許多檢測單位使用一些其他非標檢測方法。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各種品牌的簡易甲醛檢測儀器,具有操作簡便、檢測速度快、結果直觀等優點,深受用戶的歡迎。但這些檢測儀器沒有國家標準技術支撐,質量良莠不齊,且普遍未經過計量部門檢定/校準或核查,從而導致檢測結果缺乏準確性、代表性,在處理糾紛時,不能提供技術支撐。建議檢測單位在進行室內空氣檢測時,使用國家標準規定的檢測方法進行檢測,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代表性,以免誤導客戶。
2.3 關於檢測因子的確定
在室內空氣質量檢測過程中,如何確定檢測因子是檢測工作開展的首要工作。在日常檢測工作中一般沒有條件也沒有必要將標準中的全部因子都進行檢測,要結合檢測單位檢測能力和客戶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對人體危害大並容易超標的1個或幾個因子進行檢測。筆者通過對國家標準中環境因子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性和易超標程度分析後認為:甲醛是室內空氣質量檢測中的必測因子,其後依次為苯係物、氨、TVOC、氡等。當然檢測項目越多越能全麵反映被測室內空氣的真實情況,但應根據檢測單位檢測能力和客戶需求情況而定。
2.4 關於檢測點位的選定
正確選定檢測點位是保證檢測結果具有代表性的前提,應根據被測場所的麵積和功能劃分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有代表性的檢測點位。一般原則是選擇單位麵積中建築裝修材料最大的區域即可能是汙染物釋放濃度高的區域重點檢測,盡可能發現並判定出對人體健康影響最大的因素和區域。在實際檢測中應避免檢測點位過多,盡量用最少的檢測點位獲得有代表性的檢測數據。在具體布點檢測中應選擇離開牆壁0.5米以外,避開通風道口,采樣高度與呼吸帶高度一致的有代表性點位布點檢測。
2.5 關於采樣時間選擇
在室內環境空氣質量檢測中,通常由客戶選擇檢測時間。由於選擇的檢測時間不同,往往會對檢測結果產生不同影響。有實驗結果表明,室內溫度每提高5-6℃,甲醛濃度可增加一倍。有些地區因為冬季無取暖設施,在冬季檢測時甲醛的超標率僅為10%,而在夏季時超標率達90%。這與建築材料中甲醛的釋放速率隨著溫度升高而加快的特性有關。因此,為了使檢測結果更具代表性,更能全麵真實的反映室內空氣的質量,最大限度的反映室內空氣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建議選擇在室內溫度達到在20℃以上條件下進行采樣檢測。
根據GB/T 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檢測結果因檢測因子的不同分別用年平均、日平均、8小時平均及小時平均濃度表達。在檢測實踐中,由於檢測時間的限製,往往選擇檢測結果用小時平均濃度表征的檢測因子優先檢測。根據標準要求在檢測前需要關閉門窗12小時後再進行檢測,且檢測時不開門窗。在實際檢測工作中,一般要求客戶前一天晚上關閉門窗一夜後,第二天上班時再進行檢測。
2.6 室內空氣監測時的質量控製
在室內空氣質量檢測中,有些檢測單位不注重檢測的質量控製要求,隨便拿一台儀器進行采樣檢測,檢測儀器在檢測前、後既未經過檢定/校準也不進行核查,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不能保證,失去了檢測的意義。
為了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在室內空氣質量檢測過程中必須進行以下5項質量保證措施:一是做好采樣儀器的氣密性檢查,采樣管路保證不得漏氣。二是采樣器的流量需恒定,采樣前、後須使用一級皂膜流量計進行校準,保證流量計的誤差在5%以內。三是進行空白試驗,空白試驗且必須符合要求。四是檢測儀器必須定期進行計量檢定/校準,每次使用前按儀器使用說明書進行核查。五是在檢測時必須記錄室內溫度和大氣壓,檢測結果以標態濃度報出。六是進行平行監測時,其相對偏差不得大於20%。通過以上質量保證措施才能保證監測結果的準確性。
3 對於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建議
室內空氣的汙染物主要來源於室內裝飾材料以及塗料油漆等,裝飾材料中所含汙染物會緩慢地向外遷移擴散揮發出來汙染室內空氣,過程比較漫長。
目前,清除室內空氣汙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向室內木質材料和牆麵噴灑清除藥劑。二是在木地板下及房間放置吸附劑。三是使用生物方法,在室內放置植物吸收汙染物。噴灑藥劑隻能清除空氣中及吸附在物體表麵的汙染物,其內部的汙染物仍會不斷地向外擴散,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在室內放置吸附劑隻能吸附與之接觸的少量汙染物,未接觸的不能被吸附。在室內放置植物吸收空氣中汙染物存疑。因此,通過後期治理方式改善室內空氣效果有限。建議全過程控製室內空氣汙染隱患,一是從源頭上控製裝飾裝修材料的品質,購置符合《關於實施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10項強製性國家標準的通知》(國質檢標函[2002]392號)要求的有害物質含量低的綠色環保的裝飾材料。二是裝飾完成後,開窗通風,待檢測達標後入住。三是入住後保持室內通風,利於降低汙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4 結論
由於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涉及麵廣,人群關注度高,所以檢測單位應以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開展該項工作,從檢測標準的選用、檢測方法的確定、檢測點位的選取、檢測條件的控製等方麵嚴格按照規範進行,為居民的健康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綠色環保建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乙酰丙酮,甲醛,TVOC,酚試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