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促幹勇爭先,蓄力賦能促發展。厅举题培在開展第二批301個典型鎮培育對象建設規劃審查後,办专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於8月下旬至9月,训班下分三期在東莞市厚街鎮、第批典型珠海市金灣區及惠州市博羅縣舉辦第二批典型鎮培育建設培訓班,育建以典型鎮培育建設為牽引,加速键帶動全省美麗圩鎮建設品質化差異化發展。省设按
此次培訓是住房镇培廣東省“百千萬工程”第二批典型鎮培育建設工作落實走深的重要舉措,全省20個地級以上市及有關縣(市、城乡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分管負責同誌,建设以及第二批301個典型鎮培育對象負責同誌參加培訓。
以“典”帶麵,粵建粵美。首批110個典型鎮建設成果漸顯,第二批301個典型鎮培育建設工作加速推進。放眼南粵大地,產業興旺、發展有序、舒適宜居、功能完善、生活便捷、治理高效的美麗圩鎮圖景正徐徐展開。
辦好培訓班
典型鎮培育建設按下“加速鍵”
第二批典型鎮培育建設培訓班通過專家授課、經驗分享和現場教學等形式,指導各地提升建設管理水平,確保第二批典型鎮培育建設取得紮實成效。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耿輝作開班動員講話。柯學潛 攝
培訓班上,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耿輝作開班動員講話,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縣鎮村高質量發展研究所所長饒暉圍繞“廣東省‘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培育路徑探索”開展專題授課。培訓班還邀請浙江省建科建築設計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陳安華、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研究一處處長毛燕武、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助理吳琳等三位專家分別授課,讓學員更好學習借鑒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先進經驗。廣州增城新塘鎮等12個鎮圍繞典型鎮培育建設作經驗分享。
浙江省建科建築設計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陳安華作專題授課,分享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先進經驗。譚家富 攝
現場教學環節,三期培訓學員分別前往東莞厚街鎮、金灣紅旗鎮及博羅石灣鎮、園洲鎮的美麗圩鎮客廳,了解當地實施“百千萬工程”整體情況,學習圩鎮客廳陳列展覽方法、功能配置、運營管理等做法。
培訓學員在博羅園洲鎮美麗圩鎮客廳參觀學習。黃佩純 攝
在東莞厚街鎮、金灣三灶鎮的主要街道,培訓學員學習了交通設施杆、隔離護欄、擋車樁等交通管理類和市政箱體、廢物箱、路燈等市政設施類城鎮家具的規範設置和管理,以及“六亂”整治、綠化美化等城鎮精細化管理的經驗做法。
培訓學員在珠海金灣三灶鎮學習“六亂”整治、綠化美化等城鎮精細化管理的經驗做法。胡港濤 攝
在東莞厚街鎮海月街、博羅石灣鎮中心市場,培訓學員學習了房屋外立麵改造提升項目的宣傳發動、風貌設計、工藝選擇、長效管控等做法。
在金灣三灶鎮,培訓學員參觀了珠海規模最大的一級社區複合型鄰裏中心,學習做好產業聚集、提升公共服務可及性和居民幸福感的經驗做法。在金灣紅旗鎮綠美生態公園,培訓學員學習了生態島改造、水生態修複、土方造型等鄉鎮綠化美化工作相關經驗。
培訓學員在珠海金灣紅旗鎮綠美生態公園參觀學習。胡港濤 攝
此外,學員還現場參觀了東莞厚街鎮文商旅融合街區“厚街時光”及博羅園洲鎮生活美學街區“東江糧倉”,學習存量空間利用與產業運營經驗。
培訓學員參觀博羅園洲鎮生活美學街區“東江糧倉”,學習存量空間利用與產業運營經驗。柯學潛 攝
繪好“施工圖”
美麗圩鎮建設成果漸顯
鄉鎮是聯城帶村的重要節點,是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一環。去年以來,廣東以典型鎮培育建設為牽引,聚焦規劃、項目、幫扶,聚集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以政策、調度、督導為抓手,紮實推進美麗圩鎮建設,一步步把高質量發展的“施工圖”轉化為可見可感的“實景圖”。
“這裏以前是一塊荒地,現在周圍都旺起來了,我們每天晚上都在這裏看看書,跟朋友們一起散步、鍛煉身體,真是太好了!”談起江門新會區崖門鎮圩鎮客廳的“大變樣”,居民們紛紛點讚。這座外形酷似郵輪的圩鎮客廳由青少年活動中心改造而成,並植入普惠群眾的“十大功能”,如今已經成為具有本地文化特色,集規劃展示、特色展示、休閑娛樂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場所,極大提升了當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一隻貓正伸手向下抓奶茶杯,另一隻貓正在房頂捕捉蝴蝶……造型時尚新穎的外立麵,屋頂上憨態可掬、姿態各異的“豹貓”造型,是惠州龍門縣永漢鎮一道吸睛的風景線。永漢鎮打開建設思路,將新IP融入示範主街,將房屋外立麵改出新顏值,通過地域特色文化與現代科技元素的有機融合,極大提升了圩鎮麵貌。
惠州龍門縣永漢鎮將“豹貓”元素融入街道設計,打造“尋貓之旅”主題街區。永漢鎮供圖
美麗圩鎮建設不止於“刷新顏值”,還注重“內外兼修”。聚焦群眾期盼,各典型鎮不斷提升養老、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水平,打造輻射城鄉居民的便捷生活圈。
在廣州增城區新塘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從醫療保健、文化娛樂,到助餐配餐,入住的近百位老人在家門口就能“沉浸式”享受養老服務。新塘鎮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推動建設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係,為轄區有需要的居民群眾提供涵蓋機構、社區、居家“三位一體”的一站式綜合照護服務,滿足當地養老服務需求。
在汕尾海豐縣聯安鎮,由深聯文化廣場、聯安民俗文化館、深聯文化展館、陳訓成美術館、鄭宜波雕塑館等組成的“一場四館”成了不少村民閑暇時的好去處。結合“鷺影禾香”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聯安鎮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打造濱河公園、龍舟賽台、觀鳥台等示範帶節點,吸引了一批藝術家回鄉落戶,形成獨具特色的親民便民文化集群。
打好“產業牌”
鎮域綜合實力穩步提升
激活“鎮”能量,產業是重要引擎。今年,廣東共有124個鎮入選全國千強鎮,較上年度增加12個,鎮域綜合實力穩步提升的背後,是一張張亮眼的“產業王牌”。
上榜全國千強鎮“十強”的東莞長安鎮,正朝著千億GDP的目標奮力衝刺。目前,長安鎮已形成了“2+3”產業集群,包括千億級的電子信息產業、五百億級的五金模具產業,以及智能視覺、新能源汽車配套、電子大健康等三個百億級的新興產業。圍繞三大新興產業,長安聚焦“科技創新+先進製造”,以製造業當家為根本,進一步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為衝刺千億鎮增添新的動能。
東莞長安鎮vivo生產總部夜景。長安鎮供圖
中山小欖鎮是工業強鎮、商業重鎮,擁有8個國家級產業集群和9大支柱產業。五金、燈具均是其王牌產業,全鎮五金規上企業數達一百多家,年產值超百億元。今年以來,小欖鎮持續推動“工改”和“招商”兩項工作融合,助力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加快產業轉型躍升。
縱覽全國千強鎮榜單,廣東上榜鄉鎮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仍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粵東西北如何把短板變成“潛力板”,與珠三角協同互補?一批典型鎮正在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因地製宜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韶關始興縣頓崗鎮借助強鎮富村公司平台,以“農韻頓崗”區域品牌為抓手,發展農業種植、物業管理、產品供銷、餐飲文旅四大業務板塊,建立了寶溪麵鄉村振興工廠、大棚果蔬基地等產業基地,有效打通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鏈條。2023年,頓崗鎮強鎮富村公司營業額已突破1000萬元,成功帶動了農戶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在有著“魔芋小鎮”之稱的清遠佛岡縣水頭鎮,一個“工業+互聯網+現代農業”的“魔穀”正在壯大。走進魔芋產學研創新中心,這裏建成了全國首個國家級魔芋全產業數字化推廣平台,一條由城市新消費驅動的現代農業產業鏈呈現在麵前。目前,水頭鎮正打造全省最大的魔芋種植區,加快建設魔芋加工中心發展深加工,全麵推動魔芋種得好、賣得好。魔芋產業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條全麵構建,實現全產業鏈產值過億元,帶動參與魔芋種植的農民增收560餘萬元。
清遠佛岡縣水頭鎮打造魔芋產學研創新中心。吳秒衡 攝
高質量發展“鎮”當時。隨著“百千萬工程”的深入實施,廣東各地正在積極探索發展鎮域經濟的新路子,加快培育新產業新業態,不斷夯實優勢產業基礎,為鎮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撰文:林伊晴 陳諾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