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大宗商品跌价缓解成本压力

来源:时间:2025-04-22 17:38:12

國家統計局周二公布數據顯示,制造重11月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較上月回升0.9個百分點至50.1%,业P压力時隔兩個月重回擴張區間,扩张這也是区间該指數自4月以來首次環比回升。

數據明顯好於預期。大宗跌界麵新聞采集的商品7家機構預估中值顯示,11月中國製造業PMI為49.6%。缓解PMI指數在50%以上,成本反映經濟總體擴張;低於50%,制造重反映經濟衰退。业P压力9月、扩张10月,区间製造業PMI均低於榮枯線。大宗跌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副主任陶金對界麵新聞表示,商品11月製造業景氣度改善,缓解一方麵是因為本月工作日天數多於10月,另一方麵是因為煤炭、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有所回調,從而緩解了中遊產業的成本壓力,在一定程度推動了工業生產的回升。此外,目前外需仍具韌性,企業訂單並未明顯減少。

近期出台的一係列加強能源供應保障、穩定市場價格等政策措施成效顯現,11月份電力供應緊張情況有所緩解,部分原材料價格明顯回落,製造業PMI重返擴張區間,表明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有所加快,景氣水平改善。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在新聞稿中表示。

他指出,從供給看,生產指數為52.0%,比上月上升3.6個百分點,從需求看,新訂單指數為49.4%,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供需兩端均有所改善。從價格看,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52.9%48.9%,明顯低於上月19.212.2個百分點,其中出廠價格指數降至臨界點以下,表明近期“保供穩價”等政策落實力度不斷加大,價格快速上漲勢頭得到遏製。

分析師預計,短期內製造業PMI仍將在榮枯線上下波動,能耗雙控,內需疲弱、新冠疫情都將給PMI走勢增加變數。

陶金表示,產業鏈繼續複蘇、外需韌性以及大宗商品價格回調對我國製造業是利好,不利的因素則是疫情演變和能耗政策變化。兩者相抵,預計製造業PMI將繼續在榮枯線附近波動。

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也表示,未來幾個月PMI將大概率在50%上下波動,但他認為在下方的概率偏大。“疫情反複仍是影響經濟的重要因素。從國內需求情況來看,預計延續整體恢複態勢,但房地產投資下降對經濟的影響仍將延續。大宗商品價格仍將在高位震蕩,對中下遊企業生產意願仍有抑製作用。”他說。

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羅誌恒表示,影響今冬明春製造業PMI走向的主要是三個因素:一是新冠病毒變種是否會加大海外需求的不確定性,二是國內能源的保供壓力,三是國內基建投資落地時點。

他解釋稱,如果因為新冠新型變異毒株奧密克戎(Omicron)廣泛傳播導致海外供給能力下降,在供給替代效應之下,我國製造業可能獲得支撐,但海外需求能否走強需進一步觀察。在能源保供方麵,他說,冬季電力供需矛盾可能再現,或出現缺電、能源漲價、環保限產三重壓力,對國內製造業供給側形成挑戰。至於內需,由於消費短期內難有大的突破,提振國內需求很大程度上要倚賴基建投資的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