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IPO雷达 | 顺丰同城谋求独立赴港上市,顺丰控股默默包揽三成营收,报告期累计亏掉了近20亿

来源:时间:2025-04-22 05:43:50

近日,雷立赴揽成中國最大的达顺掉近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平台順豐同城已通過港交所聆訊,上市在即。丰同丰控若算上分拆上市的城谋順豐房托02191.HK)和控股的國際物流公司嘉裏物流(00636.HK),王衛即將擁有第4家上市公司。求独期累

從成立到上市,港上股默順豐同城隻用了5年時間。市顺對於選擇分拆順豐同城的默包原因公司表示係把握“萬物到家”的营收亿新消費趨勢湧現帶來的本地消費需求不斷增加所做的決定

目前,报告順豐同城繼續著眼於流血開拓市場,计亏報告期(2018年至20215月)累計已經虧掉了近20個億,雷立赴揽成未來登陸資本市場將直接與達達集團等即時配送服務平台過招。达顺掉近順豐同城表示還會繼續向缺乏規模效益而盈利較弱的丰同丰控新城市擴張,同城配送市場又將迎來怎樣的城谋“變局”

客單價連年下滑

中國的同城物流服務行業主要包括同城快遞服務、同城送貨服務以及同城即時配送服務。

區別於同城快遞服務對於多個中間環節,以及分揀中心及分揀設備、快遞公司的網點、倉庫等固定資產需求,也區別於同城貨運大件物品的物流同城配送,即時配送服務不存在任何重大物業或資產,屬於輕資產的商業模式。

在定價模式上,由於即時配送服務中每名騎手平均配送時間為數小時內,因此定價主要基於距離、周邊騎手數量、天氣、訂單的時效和高峰時段等;而快遞服務則給予包裹重量、尺寸和倉儲條件等固定因素。

國內目前主要的即時配送服務可分為隸屬中心化平台的即時配送服務平台及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平台。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早期階段,美團、餓了麽等中心化平台對餐飲產生了吸引力並迅速獲得市場份額。2019年之前,餐飲外賣為主要場景,其訂單量佔即時配送服務行業總訂單量的80%以上,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平台進入市場相對較晚。

這意味著不僅要和第三方即時配送搶市場,順豐同城還要和中心化即時配送平台搶市場。市場信息顯示2019年的11月,順豐同城急送跑腿業務“幫我買”正式上線全國16個城市,在此基礎上,順豐開始同時發起“百城計劃”,加速向三、四線城市下沉和布局。2020年5月,順豐試水“豐食”團餐外賣,希望能更進一步對餐飲供應鏈上遊拓展。

目前,順豐同城是最大的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商,截至20213月的市場份額為11.1%。實際上該指標含金量並不大,根據艾瑞谘詢報告,2020年中國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行業的訂單量占即時配送服務行業訂單總量僅14.4%,即時配送的主力還是在於中心化平台。

圖片來源:招股書艾瑞谘詢數據

另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行業市場滲透率從2016年11.9%至2020年14.4%,四年複合增長率僅4.88%。目前第三方即時配送市場上64.4%的市場屬於其他類,市場十分分散。順豐同城在第三方即配市場中排名第一,2020年市占率10.4%,但同期第二名公司A市場的份額為9.7%。

根據艾瑞谘詢披露,公司A是一家在美國上市的電商及即時配送平台,於2014年推出服務,商務網絡覆蓋全國據描述該公司很可能是達達集團(股票代碼:DADA)。據悉,達達集團於2014年在上海成立,2020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為何執著於布局第三方即時配送市場原因可能在於,本地消費市場發展及升級帶來的新興商家需求愈發強烈該領域市場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艾瑞谘詢報告顯示,中國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行業蓬勃發展,年度訂單量預期由2020年的30億增加至2025年163,年複合增長率為40.1%。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至2021年5月,順豐同城收入分別為9.93億元、21.07億元、48.43億元和30.46億元,對應的年度訂單分別為7980萬單、2.11億單、7.61億單和10.70億單,照此計算,順豐同城各期每筆訂單獲得的收入分別為12.45、9.99、6.36、2.85,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界麵新聞記者了解到,達達集團2018年到2020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9億元、31億元和57億元,對應訂單數分別為5.2億單、7.5億單、11億單,經計算各期每筆訂單獲得的收入分別為3.65元、4.13元和5.18元。相較於順豐同城客單價的降低,達達集團客單價提升顯著。

難以獨立行走

2016年,順豐同城係作為順豐控股集團的一個事業部開始提供同城即時配送服務,2017年向全部直轄市、大部分省會城市和二線城市及部分下沉市場拓展業務,於2018年正式向消費者和中小型商家提供即時配送服務,2019621日,順豐同城作為獨立法人實體注冊成立。

圖片來源: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順豐同城采用了全場景的業務模式,布局包括餐飲外賣、同城零售、近場電商和近場服務四大內容的同城配送。具體來看,餐飲外賣上與喜茶、老娘舅等商家合作,同城零售上和天虹等快消品行業商家合作,近場電商拉攏小米等零售商的線上渠道,近場服務則為消費者提供跑腿、最後一公裏配送服務等。

目前來看,同城配送服務仍是順豐同城收入的主力,2018年至20215月分別為公司帶來9.73億元、19.29億元、32.20億元和18.48億元的收入。另外,順豐同城最後一公裏配送服務收入增長規模不可小覷,該部分2018年收入2013.5萬元,2019年收入翻了近8倍至1.78億元,2020年又增長8餘倍至16.22億元,20215月,最後一公裏配送服務錄得收入11.90億元。

界麵新聞記者注意到,報告期順豐同城最後一公裏服務接到訂單量分別為80萬單、1730萬單、4.45億單和3.34億單,這其中來自順豐控股的最後一公裏配送服務的訂單數目除20215月為3.32億單不一致外,其餘訂單量與順豐同城最後一公裏服務接到的總訂單量完全吻合。

這也意味著,每年順豐同城的最後一公裏配送服務收入幾乎完全是由順豐控股帶來的。此外,報告期順豐同城來自獨立第三方的訂單數目分別為78801.933.151.79單;來自順豐控股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9%13.1%33.6%38.6%。公司表示:預計不久將來來自獨立第三方的收入貢獻將相對少於來自順豐控股集團的收入。

另報告期順豐同城向順豐控股支付的平均服務費分別為25.0元、10.3元、3.6元和3.6元,也顯著低於同期同城配送平均服務費12.3元、10.0元、10.2元和10.3元。相比之下,順豐同城依托於順豐控股已形成了最後一公裏配送服務的規模經濟,卻也犧牲了獨立行走能力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順豐同城有29名股東,其中順豐泰森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持有順豐同城75.10%的表決權,順豐泰森由順豐控股全資持有(002352.SZ),順豐控股則由明德控股持有約59.3%的股權,而明德控股係王衛持有約99.9%股權。

因此王衛及明德控股將被視為控股股東,並連同順豐控股、順豐泰森、順豐科技、SFHoldingLimited、同城科技及寧波順享將構成順豐同城的一組控股股東。其餘24名股東合計持有公司總股本約22.41%,各股東持股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均為5%以下,孫海金任CEO,董事包含曾海林、陳霖。

人工成本為虧損根源

從行業來看,人力成本是即時配送行業最主要的成本,主要包括勞務外包成本、雇傭騎手有關的雇員福利開支。

目前外包公司順豐同城的騎手資源的主要來源及供應商,並且呈現高度集中的局麵。2018年至2021年5月,順豐同城來自前五大供應商采購額分別占采購總額的39.2%、51.2%、80.2%和86.3%,其中最大的供應商平均占采購總額的30%以上。

從招股書披露的情況來看,報告期順豐同城收入減去成本後的毛虧損分別為2.31億元、3.36億元、1.89億元和2.77億元,騎手成本是即時配送行業中導致虧損最主要的原因。

經營成果,報告期順豐同城的淨虧損分別為3.28億元、4.70億元、7.57億元、3.53億元,其中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分別為0元、1165.3萬元、1.53億元、5553.4萬元。經營活動所用的現金淨額分別為-3.67億元、-6.56億元、-5.63億元和-2.82億元,整體仍未盈利

目前即時配送服務行業仍處於市場瓜分的激烈競爭之下,市場參與者為了爭奪市場份額擴大運力池,難免向商家、消費者和騎手提供更多的激勵措施。順豐同城表示還會繼續向缺乏規模效益而盈利較弱的新城市擴張,預計2021年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的財務影響為2億元,這無疑加大了營業成本。

何時能盈利?

關鍵在於降低每筆訂單的平均履約成本,即與騎手有關的勞務外包成本和員工福利費用,該部分占報告期營業成本的97%以上。招股書顯示報告期順豐同城每筆訂單的平均履約成本分別為15.0元、11.3元、6.5元和5.9元,履約成本下降顯著,公司認為這是規模效應、訂單架構、和騎手履行的訂單組合量的共同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順豐同城需要就專職騎手及眾包騎手向外包公司支付服務費,外包公司賺取由兩個部分組成的總服務費,包括按騎手所配送訂單數目計算向服務於公司的騎手支付的傭金,以及按月度傭金若幹百分比計算向外包公司支付的服務費。報告期來自同城配送服務的平均服務費分別為12.3元、10.0元、10.2元和10.3元並未有顯著下降

因此致履約費用下降的關鍵在於來自順豐控股的最後一公裏即時配送服務費的降低201825.0元下降至20215月的3.6

另外配送效率也是同城即時配送非常重要的一點,在這方麵順豐同城和達達集團不相上下。公開資料顯示,在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過去12個月裏,達達集團擁有63.4萬名活躍騎手,累計配送訂單8.22億,平均每名騎手每年配送訂單量為1296.53單。

而2019年全年順豐同城共有活躍騎手18.17萬名,累計配送訂單2.11億單,平均每名騎手每年配送1656.29單,相較於達達集團,同期順豐同城騎手配送效率略為領先,但差距不大。截至2021年5月過去12個月,順豐同城活躍騎手擴大至53.7萬名,累計配送訂單10.70億單,平均每名騎手每年配送1992.6單。

此外順豐同城報告期的六成收入均來自前五大客戶(均為獨立第三方,主要為商家),其中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2.7%、19.4%、33.6%和38.6%,較為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