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快评丨庆祝丰收节,要让农民唱主角

来源:时间:2025-04-22 02:47:20

快評丨慶祝豐收節,快评要讓農民唱主角_南方+_南方plus

9月22日,秋分時節,收节第七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在稻浪婆娑、让农瓜果飄香中如期而至。民唱為了讓農民群眾享受節日喜悅、快评獲得實在收獲,丨庆今年,祝丰主角廣東圍繞“學用‘千萬工程’,收节禮讚豐收中國”主題,让农匯聚全省21個地級市鄉村振興和“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所取得的民唱階段性成果,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快评慶祝活動。

農民豐收節,丨庆是祝丰主角對“三農”工作成就的集中展示。它承載著國家對農業、農村、農民的重視與關懷,是政策導向與民心所向的生動體現。在廣東,從粵東的汕尾到粵北的連山,再到雷州半島的湛江,每一寸土地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背後,是廣東省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生動實踐。通過實施“千萬工程”、推進農業現代化、激活農村資源要素等一係列舉措,廣東正逐步構建起現代農業產業體係,讓綠水青山真正轉化為金山銀山。

豐收節是農民的節日,更是全社會的盛會。它搭建了一個平台,讓城市居民有機會親近農村、了解農業、感受農民的辛勞與智慧。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可以親身體驗到農耕文化的魅力,感受到農業科技的力量,從而更加珍惜糧食、尊重勞動。同時,豐收節也促進了城鄉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加深了彼此之間的理解和情感聯係。這種社會凝聚力的提升,對於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那麽,麵對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我們應該如何慶祝豐收呢?在這方麵,廣東為全國各地做出了表率。

要創新豐收節的慶祝方式。傳統的慶祝活動固然重要,但也需要與時俱進,融入新的元素和形式。比如,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舉辦線上豐收節,通過直播帶貨、網絡展覽等方式展示農業成果、推廣農產品;可以結合文化旅遊產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豐收節慶活動,吸引遊客前來體驗鄉村生活、感受農耕文化。清遠連山更是將廣東省農事運動會“民族地區特色賽”搬到豐收節活動現場,為當地農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揭陽揭西將舉辦揭西村K嘉年華,推動一批強農惠農合作落地,讓農民成為節日的主角,讓全社會都感受到豐收的喜悅。

要突出農民的主體性地位。豐收節的核心是為農民而設,因此所有活動都應圍繞農民的實際需求展開。要關注農民的生產生活狀況,傾聽他們的心聲和訴求;要通過政策扶持、技術培訓等方式幫助農民提高生產技能和經營水平。豐收之後,更要增收。通過農民豐收節,廣東對外展示了農業生產力的提升,更通過“金秋消費季”等活動,搭建市場與農業的橋梁,實現從增產到增收的有效轉化。從汕尾的生態農業到連山的“三地活化”,再到湛江的“湛品”品牌打造,每一處都彰顯了農民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主體地位,每一片豐收的田野都是他們智慧與汗水的見證。

要強化科技和文化的力量。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在汕尾,陸河青梅、晨洲蠔鄉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是農民增收的密碼。通過“明珠二號”行動的深入實施,汕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農業現代化,讓每一寸土地都發揮出最大的經濟效益。在清遠,農耕文化與現代文明正有機融合並不斷創新發展。連山石坪村的變遷,正是“農文旅體康”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老宅新生,耕地重煥生機,村民成為連接遊客與鄉村的橋梁,通過保護傳統文化,這裏激發了鄉村經濟的內生動力。

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不能隻停留在歡慶的層麵,而應在深刻理解農業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戰略定位的基礎上,將這一節日視作調動農民積極性、提升群眾幸福感的動員令。它提醒我們時刻銘記,農業是國家的根本、農村是社會的基石、農民是發展的主力;它鼓舞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繼續精耕細作、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撰文:葉雨

來源:南方農村報

編輯 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