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美食是營造節慶氛圍的重要元素,廣東鄉村的煎蒸美食,更是煮炸一種地域文化的生動體現。這個春節,项全我們開設“我在廣東鄉村過大年”專欄,东年選取廣州、菜邀尝鲜湛江、煎蒸茂名、煮炸梅州等地代表,项全以年菜、东年年魚、菜邀尝鲜地方特色風俗、美食打開廣東鄉村大年。敬請垂注。
(我在廣東鄉村過大年,吃到好多好吃的菜,時長共2分56秒)
歲末臨近,新春將至。
今年過年你會吃什麽?
看似少點新意的話題,
在“最會吃”的省份有了新答案,
那就是熱氣騰騰的廣東“年菜”!
“年菜”是什麽菜?為何敢“以年之名”?
年菜概念既喜慶又莊重,它始於“全國預製菜策源地”廣東。2023年10月一場企業座談會,讓“年菜”概念走進人們視野。“年菜”是通過創新農產品應用場景,讓“景”與“情”為食物賦能,更加注重保鮮包裝和即食風味,而非僅僅歸口於“預製菜”這麽簡單。
注重“鮮食”的廣東年菜,有國人對豐年最樸素的期盼,更有內涵豐富、前景廣闊的新消費市場。數據顯示,2024中國“年菜”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708.1億元,2026年有望超2626億元。這背後也是廣東著力深耕農產品,推動“年菜經濟”走向新場景、深領域。
吃的是年菜,品的是年味。
這個新春,請到廣東鄉村過大年,
因為你能品嚐到好多美味的年菜,
廣府、粵西、客家、潮汕地區年菜
輪番上陣,下足了功夫,亮出了絕活。
讓我們一起探尋廣東年菜,為新春添一味。
廣府地區
論對吃的講究,老廣當仁不讓,既要講究味鮮,又要講究意頭。
【順德盆菜】——盆滿福滿慶團圓
“來來來,阿仔食個大蝦,每天笑哈哈。”“多謝阿爸,發菜蠔豉,祝阿爸‘發財有好事’。經過煎、炸、煮、燒、燜、鹵、炒,一道“海陸齊全”、滿滿當當的盆菜端上餐桌,吃的不僅僅是味道,也是每家每戶對新一年的美好期許。
過年吃盆菜,寓意團團圓圓、美美滿滿。盆菜的樣式、食材十分豐富,鮑魚、海參、花膠、魚翅,應有盡有。而盆菜裏的“寶貝”,同樣講究“意頭”,發菜、蠔豉、瑤柱、豬手,寓意“橫財就手”;掌翼、脆皮燒肉寓意“大展宏圖”;西蘭花寓意“花開富貴”。
【清遠雞】——吉祥如意過大年
都說“無雞不成宴”,在廣東人的餐桌上,雞絕對是獨占“常客”,更是粵味精髓的傳承者。在廣東人眼中雞形似元寶,其發音又與“吉”相似,因此雞有升官發財寓吉祥之意,屬實是逢年過節宴請賓客必點佳肴。
清遠雞,皮色金黃誘人,皮薄而脆,輕輕一咬,便能感受到那Q彈的質感在舌尖跳躍。其肉質更是嫩滑鮮美,入口即化,雞香濃鬱,無需過多調料,便能展現出最純粹的美味。在每一次的舉箸投叉間,清遠雞都以其獨特的魅力,詮釋著粵宴的非凡韻味。
【肇慶羅氏蝦】——歡聲笑語樂哈哈
在粵語中“蝦”與“哈”同音,因此過年吃蝦寓意著笑哈哈,紅紅火火。肇慶高要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區域內淡水養殖資源豐富。羅氏蝦養殖曆史悠久,品質優越。來自高要的羅氏蝦,有著力爭上遊、節節高升的含義,則不言而喻。
羅氏沼蝦的烹飪方法多樣,無論是白灼、清蒸,還是蒜蓉、椒鹽,都能完美展現其鮮美的口感。春節期間,不妨帶上家人,來到肇慶,品嚐這道充滿年味的羅氏蝦,讓鮮美的滋味在舌尖綻放。
粵西地區
民以食為天,在吃這方麵,粵西人絕不含糊。讓人念念不忘的,是大海的一口鮮。
【湛江金鯧魚】——年年有餘喜迎春
新春到,湛江的金鯧魚來報到。“金”寓意財富,“鯧”音“昌”,春節吃金鯧魚,不僅美味,還能帶來好運,是春節餐桌上的“金”喜美味。快把這“金”喜好味端上桌,讓新的一年“金”彩連連,“鯧”盛發達。
如何吃金鯧魚,說起這個,湛江人就來勁了。香煎金鯧魚,外脆裏嫩,脂香四溢,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幸福的味道;清蒸金鯧魚,保留了魚的原汁原味,細嫩無渣,鮮美可口,還有脆烤、酸湯、剁椒、豆腐炸煲……各種做法,總有一款能讓你愛不釋口。
【高州杏花村豬手】——招財進寶諸事興
春節的餐桌上,豬手可是大明星,寓意“發財就手”,吃了就能“撓錢”,來年財富和幸福滾滾來。高涼名菜“杏花村豬手”因爽滑彈牙、甜酸開胃而遠近聞名。
粗壯的豬手清洗破件,猛火焯水,又與八角、草果、香葉、幹辣椒、冰糖等在沸水中“激情纏綿”。在大火轉小火的熬煮中,豬手的彈性收斂凝聚,在慢慢膨脹間香味流轉。淋上秘製酸甜醬汁,美味由此而來。
【陽江程村蠔】——好事常來喜氣揚
來自陽江的程村蠔又迎來高光時刻,“蠔豉”與“好事”在粵語中讀音相近,廣東人過年吃蠔取其“好事連年”的好意頭。程村蠔烹飪形式多種多樣,可以用來煲粥、熬肉、燉湯等,還能搭配各種食材,能很好地保留蠔原本的風味,製作出來的蠔豉原汁原味、鮮甜可口。
在程村鎮,過大年吃蠔豉喝蠔湯是傳統習俗,象征著來年“蠔”運連連、富貴吉祥。村民們用古法熬製蠔油,製作蠔豉,將蠔油蠔豉作為年貨,贈送給親朋好友,傳遞著美好的祝願。今年的年夜飯上,你可以嚐試吃蠔,將好運帶往新一年。
客家地區
靠山吃山,堅毅聰慧的客家人,善於發掘山野食材,客家美食鄉土氣息濃厚。
【梅州客家鹽焗雞】——吉星高照福祿全
“世間料理,香不過一道鹽焗雞”,這是廣傳於客家人的俗語。逢年過節餐桌上,鹽焗雞是客家人宴席上必不可少的“角”。在客家文化中,“雞”與“吉”諧音,寓意著“大吉大利”,為節日增添了滿滿的喜氣。
鹽焗雞,最早起源於梅州東江,以獨特的風味和“鹽焗”技法聞名於世,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在製作工藝上,鹽焗雞通過炒熱的粗粒海鹽導熱,“倒逼”出雞肉的原汁原味,熟製的鹽焗雞外表金黃誘人,撕開後肉嫩皮脆,骨骼入味,自帶一股鹹香味,嚼起來富有彈性。
【韶關梅嶺鵝王】——鴻運當頭福氣旺
歡迎來到“廣東人吃辣的天花板”——韶關。韶關飲食既有鄰近兩個吃辣大省(湖南、江西)的韻味,又有粵菜崇尚原汁原味的精粹,梅嶺鵝王便是韶關南雄最負盛名的特色菜肴,也是當地人逢年過節必吃菜,有著“鴻運當頭”的好寓意。
梅嶺鵝王的“王”,是辣得霸道、辣得登峰造極,堪稱廣東辣味菜的無冕之王。梅嶺鵝王以當地農家鵝為主料,佐以特製的酸筍、蔥薑、八角、花椒和辣粉,經煸炒燜製而成,鮮滑香軟之餘,那堪比川菜的麻辣味,一度讓許多外地遊客懷疑自己來了個“假廣東”。
【河源釀豆腐】——大富大貴喜連連
客家菜有“無菜不能釀,無釀不成席”的說法。釀豆腐是客家的名菜,河源的豆腐更是遠近聞名,所以釀豆腐也成了河源人過年必吃的一道菜。
傳說釀豆腐源於北方的餃子,客家先人從中原南遷後,因嶺南少產麥,過年的時候吃不上餃子,思鄉的中原客家移民便以豆腐替代麵粉,將肉塞入豆腐中,如麵粉裹著肉餡,因其味道鮮美,於是便成了客家名菜。
潮汕地區
潮汕人的餐桌故事,得從一隻鵝說起。潮汕菜品鹹淡有度,恰如膠已人的處事之道。
【潮汕鹵鵝】——滿堂金玉喜盈門
潮汕人喜好鹵鵝,尤其逢年過節時。秦牧先生在《鵝陣》一文中曾提到,“從前擺酒席時鵝肉總是第一道菜”。潮汕鹵鵝的製作,選用的是澄海“獅頭鵝”,這種鵝體型巨大,肉質緊實,象征著“鴻運當頭”和“大吉大利”。
潮汕鹵鵝對鹵製過程的把控近乎苛求,從殺鵝、醃製,到選好藥材、香料、調味等配置鹵水,還要按鵝的老嫩程度及重量確定鹵製時間及火候,鹵製過程采用三浸三吊技法。成品的鹵鵝香滑入味,口感飽滿,肥而不膩,回味悠長。
【汕頭牛肉丸】——共度佳節團圓年
在廣東,牛肉丸早已超越美食範疇,成為潮汕文化的重要符號與地域名片,每顆潮汕牛肉丸承載著潮汕地區濃厚的飲食文化底蘊。味道鮮美,彈性十足的牛肉丸,有著“團圓丸”的好意頭,故在汕頭地區的年夜飯上當屬“貴賓”。
從精選黃牛後腿肉,到師傅們運用鐵棒反複捶打,直至肉質細膩、富有彈性,牛肉丸的每一道工序都飽含著潮汕人對美食的執著與熱愛。在這個春節,不妨來一份汕頭牛肉丸,讓這道傳統美食為節日增添一份獨特的風味和美好的寓意。
【惠來魚麵】——長長久久樂開懷
過年吃麵,向來有著“長壽”寓意。來自揭陽惠來靖海的魚麵,是當地人喜迎新春必吃美食。魚麵雖有“麵”字,但它不用麵粉製作,而是由魚肉“拍”成,吃起來也不是麵條的口感。
魚麵的製作過程費工費時。製作魚麵需要不斷地揉、剁、揉,魚肉會慢慢地變成肉團,並產生膠質,出現些許彈性。做好的魚麵,佐以當地有名的萵筍、鮮蝦等,略加炒製便香溢滿桌,令人垂涎。魚麵吃起來雖然沒有麵條筋道,但卻有麵條所不及的香滑爽口。
這個春節請來廣東鄉村過大年,
廣東年菜,邀您細品,注定難忘。
指導:彭進 庹朝均
統籌:楊玲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黃俊傑
編輯:溫誌勇
掃碼跟記者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