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傣药竹叶兰研究进展(一)

来源:时间:2025-04-22 02:01:55

竹葉蘭作為傣醫常用傣藥之一,傣药具有抗腫瘤、竹叶展抗氧化、兰研抗菌等廣泛藥理作用,究进臨床主要用於解毒、傣药治療肝腎疾病及呼吸道疾病等。竹叶展文章綜述了竹葉蘭的兰研生藥學研究、化學成分、究进藥理作用以及臨床應用等方麵的傣药研究進展,以期為竹葉蘭的竹叶展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竹葉蘭(Arundina graminifolia Hochr.)是兰研蘭科(Orchidaceae)竹葉蘭屬(arundina)植物,別名百樣解。究进為多年生草本,傣药分布於廣西、竹叶展雲南、兰研貴州等地區,是傣族人民常用解毒藥。味苦、微麻,性涼,在傣族傳統醫藥理論體係中,入風、火、水、土塔,藥用部位為全草、球莖,具有調平“四塔”,清火解毒,利水退黃的作用,可用於中毒及癲癇發作後引起的的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昏目眩、周身酸軟無力;膽汁病出現的黃疸;感冒;六淋證出現的尿頻、尿急、尿痛、膿尿、血尿、白尿、水腫病等。為對竹葉蘭的深入研究與開發利用提供參考,筆者對竹葉蘭的生藥學特征、化學成分、藥理作用以及臨床應用等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

1 生藥學特征

竹葉蘭植物形態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1~1.5m,葉瓦生,花白色或粉紅色(圖1A)。其藥材(圖1B)地下球莖呈串珠狀,環節明顯,須根簇生,根莖頭部殘留纖維狀葉鞘;莖扁圓柱形,淺黃色,節明顯,有縱皺紋。李文軍等研究發現,其全草粉末呈灰黃色,無味。球莖橫切麵的表皮細胞外有鱗葉細胞,其細胞壁鏈珠狀增厚,石細胞眾多,薄壁細胞中有眾多草酸鈣簇晶。

2 化學成分

目前,研究人員從竹葉蘭中分離得到的化合物按結構類型主要分為茋類、黃酮類、酯類、苯丙素類等。

2.1 茋類化合物

從竹葉蘭中分離到的茋類化合物主要包括以下四類,並將其結構示意圖整理至表1:(1)9,10-二氫菲類,如Orchinol、shancidin、coelonin、blestriarene A等;(2)菲醌類,如densiflorol B、ephemeranth-quinone及Arundiquinone;(3)聯苄類,如arundinan、Arundinanin及5,12-dihydroxy-3-methoxybibenzyl-6-carboxylic acid、等;(4)二苯乙烯類,如grami-stilbenoid A、dihydropinosylvin及gramniphenols H等。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民族民間醫藥》,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竹葉蘭草酸鈣苯丙素二苯乙烯